文/林一平
沒有突破的創意,是聯想的能力不足。聯想力或想像力,是人類進步的動力。我曾經為一本翻譯書《想像的力量》寫推薦文。這本書的作者日本教授松澤哲郎,研究黑猩猩逾三十年。他發現黑猩猩善於記憶眼前瞬間出現的數字,卻只能活在當下、眼前的世界。他們不像人類,能聯想百年以後的未來,或是回顧百年之前的歷史。黑猩猩只會感覺近憂,不知道有遠慮,也不會想:「以後我到底會變成什麼樣子?」相對地,人類善感,很容易感到絕望。然而在絕望之際,同時擁有想像未來的力量,對於未來懷抱著希望。因此,人們雖處困境,仍能抱持勇氣,面對逆境。
我的推薦文寫著:「人類一直想了解自己,並藉此開發人類的潛能,擴大自己的視野。人類成長及演進的動能是想像力。經由想像,人類對未來有所憧憬,懷抱著希望,因此能向前發展。這是黑猩猩未曾擁有的天賦。讀完此書會覺得,我們擁有想像的天賦,如果不好好運用,豈不愧對自己。」能以歷史的經驗為基礎,發揮想像力,創造未來,這是人類超越其他物種的關鍵。
魯迅的小說 《故鄉》,當中有一句話:「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所謂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借重前人的經驗累積,逐漸會有新創意浮現。
二○一八年我代表交通大學到北京參加五月四日北京大學的一百二十周年校慶。北大的校徽簡單古樸又有深度,當中的「北大」二字展翅欲飛的圖案,由三個人形圖案組成,象徵著學校乃育人之所,引領北大學子在知識的雲端自由翱翔,是極有創意的造型。北大教授告訴我,這是一九一七年魯迅幫蔡元培設計的北大校徽。這位教授說,魯迅設計的校徽受到他研究古錢幣的啟迪,演化而出,因此這個校徽有古瓦當等古物圖案的影子。由研究古錢幣而演化出簡單古樸的校徽,驗證了他在《故鄉》小說的說法。
在北大校徽這個例子,魯迅為這個困難題目找到了簡單的答案,藉由古錢幣的經驗將這個簡單的答案變成有深度的事物,並發揮想像力讓這個有深度的事物變有趣。經驗累積,逐漸浮現新創意,所謂鏡愈磨愈亮,泉愈汲愈清,只要努力訓練我們的聯想力,具想像創意的亮點自然會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