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師棄葷投素 蔬食養生是王道 陳玲芳 |2022.05.03 語音朗讀 316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植物性飲食有益身心健康,不但獲得西方醫學認證,自古中醫也認為吃素才是養生的「王道」。圖╱123RF 【記者陳玲芳專題報導】擔心吃素會缺乏蛋白質、鐵質、鈣質、B12或Omega-3等營養素嗎?其實,早在十幾年前,美國營養學會提出報告指出,可以滿足生命各階段營養需求,且真正有益人體健康的正是今日統稱「蔬食」的植物性飲食。出身中醫世家的楊麗華中醫師,年過六旬仍駐顏有術、保養得宜,她認為這都要歸功於二十年前的棄「葷」投「素」。她形容吃素讓自己的身口意「如有神助」,首先是腸道功能改善、全身體力與肌耐力變好。其次是頭腦思考力與表達能力都更清晰,情緒掌控能力與抗壓性也增強,而且創意更容易激發,在不間斷工作中,得以攻讀博士、寫書創作、巡迴各國講座。四十五歲以前,楊麗華是「無肉不歡」的美食主義者,因為父親驟逝,激發她吃「孝親素」,反而意外對「蔬食世界」感到驚豔,原來除了五穀雜糧,還有各式根莖類、葉菜類,都可以嚼出不一樣的「菜根香」。圖/Unsplash素食有益身心靈 健康飲食新潮流基於對父親的思念,與無可言喻的敬愛,楊麗華之後對「宗教素」、「護生素」皆有進一步的體認;而近年來「環保素」、「健康素」意識高漲,她更深刻明白,「吃素,其實是更營養均衡、對身心健康有益無害的飲食習慣」。唐代養生醫家「藥王」孫思邈曾說:「淡有滋養氣血、通利血脈之功。」可見吃素才是養生的「王道」。楊麗華認為,只要注重四時養生,懂得均衡攝取、吃當令食物、五色(青赤黃白黑)兼備,就能減少體內毒素堆積。《關鍵飲食》作者之一永安中醫診所主治醫師林銘昭,也引用孫思邈所言:「每學淡食,不欲脯肉盈盆、五味雜陳。」強調「蔬食」是健康飲食新潮流,愈來愈多研究指出,蔬食帶來許多健康上的利益。中醫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臟腑經絡之根,因此,養生首重護理「脾胃」。林銘昭強調,蔬食可以防癌、抗老、增加免疫力、遠離心臟病、腦中風、失智症,還可改善過敏體質、增加骨密度、預防膽結石、腎結石和痛風發作,更能使惱人的便祕及血糖、血壓、血脂肪遠離,尤其可健康瘦身與延長壽命,同時是肝腎功能不佳患者的優先選擇。圖/Unsplash國際蔬食文化節 優質品牌大集結由《人間福報》主辦的「二○二二國際蔬食文化節─蔬福生活」,五月六至九日於台北世貿一館B和D區舉行,其中的「養生保健區」,可獲得相關知識體驗,藉由進步科技,更加了解蔬食對人體的好處,並可參與現場各項講座活動,補充不同新知。「二○二二國際蔬食文化節─蔬福生活」另有主題活動、宗教文化、母親蔬食、新世代素食、縣市政府區、蔬食一條街等,廣納六百個攤位,集結全台優質蔬食品牌。《延伸閱讀》半素食飲食法 罹患大腸癌機率下降8%《延伸閱讀》國際蔬食文化節5/6登場 帶領全民迎接「蔬食尚」 前一篇文章 疫情下職場壓力大 「斷捨離」可紓壓 下一篇文章 融入顧客故事 藝術蛋糕亮點 熱門新聞 01【悅讀人生】 與羊共舞2025.09.0502佛大、南華校長 回山禮拜星雲大師 2025.09.060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堂的生活與清規 4-42025.09.0504【詩】追光者2025.09.0805達拉斯講堂跨宗教午餐會 祝願世界和平2025.09.0506無電照明 阿凡達夜光植物成真2025.09.0507白露養生潤肺防敏 保溼防晒多喝溫水2025.09.0508《僧事百講》英文版套書 叢林常識廣宣國際2025.09.0509巴西佛光人捐贈物資 慈善機構致謝2025.09.0610電動車到底安全嗎?2025.09.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直髮夾電捲棒用10分鐘 恐釋出百億個汙染微粒放鬆身心靈 瑜伽3動作有助入睡今年百日咳累計44例 近10年新高秋天戴口罩保護呼吸道 別忘補充維生素D與鋅隔夜菜切勿反覆加熱 細菌滋生恐危害健康補充維生素C強健頭皮 多吃芭樂調整皮脂分泌 作者其他文章養骨本防骨鬆 均衡飲食、多運動白露養生潤肺防敏 保溼防晒多喝溫水失眠4類型 中醫調心肝氣血助改善手機重度使用者注意! 暑假過後新增龜頸族1000女孩影像展 用教育點亮夢想第一社福中秋禮盒 傳遞憨兒手作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