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事百講》英文版套書已問世,完整翻譯原六冊一百零三講內容,讓讀者透過問題了解叢林百事。圖/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提供
【人間社記者黃馨玉大樹報導】《僧事百講》是一部近代中國佛教叢林制度的百科全書,由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親自講述。在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的領導下,特別推出英文版套書,向國際人士介紹傳統中國佛教叢林制度沿革、內涵與精神,有助國際人士認識與理解中國佛教的制度及其背後意義。
星雲大師在書中傾囊講授僧侶應學的儀禮、抱持的理念、在家居士應確立的學佛階次與正確觀念,並提出佛教未來發展的方向。英文版完整翻譯一百零三講內容,保留原書問答的模式,讓讀者透過問題,了解叢林百事。本套書有四大特色:一、僧侶用物的解釋;二、佛門法事的說明;三、親近佛門的常識;四、佛教傳播的文化。
此英文版套書合共七冊:首六冊依原文,從制度管理、出家戒法、道場行事、集會共修、組織管理、佛教推展六個面向,深入淺出地講解佛門各種制度及其背後的深意,為讀者開啟理解佛教和寺院各種行事的大門。
英文版特別編輯第七冊《詞彙選》,收入全書三千則佛學名相,包含叢林職稱、寺名、人名、法器、道場行事等;以及一百五十則叢林用語、詩詞,並設英漢、漢英詞彙對照表及專章收錄詩偈用語,方便讀者快速查閱。
為便於讀者理解,英文版中佛學名相附有中文原文(例如「Abbot」:方丈╲住持)。源於印度之名相則以梵文呈現(例如:「Karmadana」維那)。部分文化專有名相因無完全對應英文譯名,則採用漢語拼音轉寫並輔以語境解釋(例如:「haiqing」海青lit.ceremonial robes)。此外,本套書大量寺院行政與叢林職稱的用語首字母皆為大寫,以區別其他名相(例如:Robe-and-Bowl衣鉢)。全書透過這些細緻安排,協助讀者更輕鬆迅速地領略箇中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