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名人一起預約 不失智的未來 陳玲芳 |2022.04.30 語音朗讀 624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預防失智,要「形塑健腦的生活型態」,涵蓋健康的生活型態。圖/123RF能屈能伸 無愧於天地 圖/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提供 文/記者陳玲芳「滾石不生苔」,要預防與延緩失智上身,請即刻進行生活再造、活出健康;沈文程可以,陳淑麗可以,你也可以,跟名人一起,預約一個沒有失智的未來。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預防失智最有效的方式是「從生活型態介入」,因為在失智相關風險因子中,有四成可以透過「調整生活型態」來降低;英國權威醫學期刊《刺鉻針》(The Lancet)二○二○年公布失智研究也有類似見解。由此可見,隨著年紀增長,大腦的功能果然像在整理房子一樣,各方面都要兼顧。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執行長鄧世雄表示,在認知科學中有個「鷹架理論」(scaffolding),意指人腦的認知功能建立,就如蓋房子或翻修老屋外牆一樣,建構、訓練過程中,需要適當協助與支持作為「鷹架」,將認知能力一層層紮實地建構起來。形塑健腦生活型態有別以往談失智預防,只著重在飲食、腦力訓練等單點解決方案,而今強調「形塑健腦的生活型態」,不是等退休、老後才做,而是從中年,甚至更年輕就開始。「因為我們的大腦並非在診斷出失智症之後才一夕間退化,早在確診 前約二十年,亦即中年期,大腦就已開始改變。」心理學中的《認知儲備理論》指出,當我們在生活中常態性提供大腦刺激、保持活動,就能為大腦儲備較多認知能量、鞏固《腦本》,幫助大腦能對抗老化或疾病所帶來的損耗;這就好比「重量訓練」,可以強化肌力,抵抗肌肉流失。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三年前與輔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蘇姵綺合作,融合美國史丹福大學病人研究中心歷經三十年研究與推廣的「慢性病自我管理課程」、美國南加州大學職能治療「生活型態再設計」,以及國際著名「芬蘭FINGER研究計畫」,研發出適合國人之「活出健康、生活再造─大保健實作班」十八周課程。經與台灣大學副教授毛慧芬、張敏君職能治療師、成功大學副教授張玲慧、吳孟恬博士等大腦保健專家深入討論後,將上述十八周課程濃縮成十二個主題,於近期出版《健腦工程─預防失智的12堂大腦建築課》。課程內容經過精心設計比例,有二成五認知訓練、二成五運動訓練,五成生活型態再造主題。鄧世雄強調,健腦工程正是為你的大腦存「腦本」退休金。書中也穿插盧彥勳、沈文程、葉金川、陳淑麗、阮慕驊、李艷秋等六位名人的健腦經驗分享。「滾石不生苔」,健康促進是疾病預防的前一步,要預防與延緩失智上身,請即刻進行生活再造、活出健康,預約一個沒有失智的未來。名人健腦分享 ❶陳淑麗:體會生命無常 心懷感激過每一天以前從事義工,陳淑麗總是把行程塞得很滿,把每天當成最後一天拚命做。後來經歷了董氏基金會前董事長嚴道、自己的媽媽,以及孫越等至親好友一一離世,意識到「生命無常」,她依然把每天當成生命的最後一天,但「現在的我,真正懂得珍惜每一天」。陳淑麗每天大概六點半起床,靜坐呼吸、做半個鐘頭的瑜伽體式練習,之後如果有事出門,多半是跟老朋友、老同學聚會碰面。「只要想到以前誰對我很好,但我還沒對他說聲謝謝,我就會趕快去做,也盡可能找時間跟老朋友相處,或參加同學會。」年輕時當模特兒,大家收工後常會去吃消夜,要不然就是相約打麻將,經常通宵,最高紀錄曾一連打三十六小時。開始演戲後,轉換生活型態,倒也沒有經歷痛苦的調整期。模特兒、義工、瑜伽老師對陳淑麗來說,比較難的是戒菸,她戒了好久。第一次想戒,是碰到一個月沒見的模特兒朋友,發現她戒了菸,「臉上有光,變漂亮許多」。她也想變漂亮,決定戒菸,但第二天就破功。之後時不時就戒一下、再破戒,這樣來回兩、三年,朋友都把她的戒菸當笑話看。「我有向上的心,卻有墮落的身軀,很難互相配合。」陳淑麗說,吸菸後期喉嚨乾癢,經常會乾咳,拍戲時得忍住不咳,有次禁不住咳出聲,讓好大一場戲得重新來過;因此反思「老大不小,既不青春也不美麗,只能好好努力當個硬裡子演員」。她如此說服自己,終於成功戒菸。後來走上「教瑜伽」的路,是她作夢都想不到的發展。源自當終身義工後,常感覺體力不繼,那時有朋友在練瑜伽,就跟著去上瑜伽課。「九二一地震那年去災區幫忙,其他人都累得要死,但平時體力不堪一擊的我,竟然還可以幫人家按摩。」她決定要開始好好練,因緣際會,當了瑜伽老師,又進一步去學專業瑜伽,從此學無止境,只想把最安全、正確的瑜伽教給人家。「我六、七十歲了,還能教瑜伽,在這過程中,我感受到教學相長的喜悅。」名人健腦分享 ❷沈文程:還在長大 初心永不老沈文程從小就喜歡親近大自然,到現在還是一有空就往溪邊、山野跑。因為表演工作的關係,他每天的行程都不一樣,下班時間不固定,所以起床時間也很自由。別人看他好像很忙,但忙對他來說反而開心,表示「有工作、有收入」。「我從小就喜歡聽歌、學歌、唱歌。很感謝從小生長在音樂環境,阿嬤給我的搖籃曲是恆春民謠,外婆那邊唱的是原住民山歌。音樂像是我的大動脈一樣,是支持我最大的動力。我是為了搖滾樂而生的,好好寫歌、唱歌是我的使命。」無聊就寫歌 大自然是攝影棚他無聊的時候就寫歌,寫一寫就讓「無聊」變成「有料」了。因為釣魚,沈文程寫《小河之歌》,得了金曲獎;因為喜歡吃糖,為糖寫了一首歌,後來還被人家買走版權去做兒歌。六十歲時,他在溪邊寫了一首歌《六十了還是有夢》,送給自己。音樂是支持沈文程最大的動力,但也不能永遠一直忙。沈文程的人生觀是「忙裡偷閒輕鬆修,知足常樂可忘憂」。雖然工作忙碌,但每次只要可以拿根釣竿坐在溪邊,他就很開心了。他常跟釣友們說,釣到大魚是幸運、釣到小魚是緣分。「我會和釣到的魚們親一親,跟牠們說『你下次要躲好喔!』然後把魚放回溪裡。」企畫《大冒險家》節目時,是因為想趁自己還走得動時,去看看這個世界。「我覺得我不是變老,而是還在長大,所以我永遠把自己當成學生。」只要有空,沈文程就會去溪邊釣魚,釣到下午三點左右就收竿休息,喝喝咖啡、吃吃下午茶、拍拍照。他自嘲「出頭」(花樣)很多,車上永遠帶著吉他、音箱、釣竿和鍋碗瓢盆,還會帶愛吃的點心、軟糖,「我很會自得其樂,我就把大自然當成我的攝影棚。」沈文程不交際應酬、不抽菸喝酒、沒有夜生活,只喜歡釣魚、騎重機跟寫歌。「玩樂很重要,玩出一個所以然時,就不是玩物喪志了,不僅保持我的赤子之心,也照顧我的身心靈。」還在長大 初心永不老 圖/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提供 前一篇文章 【食補DIY】 彩虹養卵好料理 下一篇文章 【中醫專欄】換季皮膚又癢起來了嗎? 熱門新聞 01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2【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3培養裁判、經營球隊 日女體大全方位育才2025.07.0404母雞誤闖雞翅餐廳 動保組織搶救2025.07.0205如是說2025.07.0206【光影紀事】交大電子所草創時期側寫2025.07.0407安忍,一種無畏的慈悲2025.07.0208【詩】覺有情2025.07.0209洛杉磯協會知賓 內外兼修展開服務2025.07.0310巴西玉米豐收節 如來寺傳揚三好2025.07.04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營養專欄】 5大控脂對策,遠離高血脂!盡情享受爬山 告別惱人的足底筋膜炎【中醫專欄】新冠再流行,出入請小心【臨症不脫逃 攜手向前行4】壓力來時,學習巧妙應對!【養眼專欄】 眼睛為何會提早老化?中暑也分陰陽 4祕訣讓你安度一夏 作者其他文章盡情享受爬山 告別惱人的足底筋膜炎伊甸「同一Team」 助多重障礙者自立高血脂患者年輕化 中醫調理標本兼治維生素C水果 紅心芭樂含量最高台北國際食品展 規模創新高登山前充分熱身 避免足底筋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