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三十七歲王先生身材壯碩,職業為怪手司機,手部每天需要大量施力、操作重型機具,但近來感覺愈來愈使不上力,手部甚至還瘦成骷髏手、呈現不自然彎曲,他以為自己中風、趕緊就醫,檢查發現是「頸髓病變」惹禍,經手術治療後,順利解決王先生神經壓迫的問題,也維持住頸部活動角度、順利上工。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創傷科主任李建裕表示,患者來到診間時,明顯可看出手部肌肉退化,骨骼活動角度也呈現不自然狀態,進一步理學檢查後發現,患者手部的張力增加,並伴隨反射增強,簡單的抓握動作比平常更加費力,也更容易施力疲勞,甚至無法正常使力。
磁振造影檢查(MRI)結果,顯示患者頸椎有多節椎間盤退化合併突出甚至破裂、壓迫脊髓現象,因而造成頸髓病變,情況相當嚴重。當告知「若再晚幾周可能會影響行走能力」,患者才透露,其實數年前就陸續產生肩頸手臂痠麻症狀,但短暫休息就會恢復,因此不以為意,沒想到差點釀成大禍。
李建裕指出,「頸髓病變」泛指頸椎骨因退化、椎間盤突出或破裂所產生的骨刺,或是退化導致頸椎關節和韌帶鬆動、錯位、韌帶增厚,進而壓迫傷害到頸脊髓、頸部神經,臨床上,患者常會出現肩頸僵硬、疼痛,伴隨手臂麻木、無力等症狀,嚴重者會導致夜間難以入眠,四肢無力、痙攣、大小便失禁,嚴重者下半身或全身癱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