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邱南昌(左三)、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李秉穎(左二)、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醫師黃玉成(右二)、台中榮總兒童感染科醫師陳伯彥(右一)與衛教大使佩甄同台呼籲青少年快打HPV疫苗。圖/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全球有5%癌症與HPV人類乳突病毒感染相關,若持續感染且無法自行清除,可能導致口咽癌、子宮頸癌、肛門癌、陰道癌、外陰癌、菜花等疾病;全球已有107國將青少女納入HPV疫苗公費接種對象。WHO也已建議9-14歲青少年男女,應及早接種HPV疫苗,把握疫苗效益最佳的「黃金接種期」。
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邱南昌、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李秉穎、台大小兒感染科醫師黃立民、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醫師黃玉成,及台中榮總兒童感染科醫師陳伯彥共同拍攝「簡單的一句話」影音,攜手衛教大使佩甄,分享全球針對HPV預防的計畫與研究,並探討HPV相關風險及青少年預防。
「HPV人類乳突病毒無所不在,不論男女都有八成的可能性會感染HPV!」邱南昌表示,隨著全球對HPV的重視提升,美國研究指出,9-14歲接種HPV疫苗的男女孩相較於16-26歲接種的女孩,有更顯著的免疫反應。因此WHO提出相關計畫及建議,希望推動青少年對HPV的預防,應在疫苗反應較佳的9-14歲間接種HPV疫苗,於就學過程中多增加一層防護。
李秉穎提醒,其實男性更容易受到HPV感染,且僅有不到兩成男性能對自然感染產生抗體,而自然感染HPV後,能產生HPV 16抗體的男性更少於5%,呼籲家長都應提高警覺。
衛教大使佩甄表示,雖然她跟老公很早就已接種完成,但以前都以為HPV感染跟小孩無關,今年才知道要好好把握9-14歲「最佳接種年齡」,故已將HPV疫苗當成兒童節禮物,送給一對正值青少年的兒女,提早為他們完善自身的保護力。
為提升家長及青少年的預防觀念,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今年特別建置了以青少年為主軸的「青少年健康召集令」HPV衛教網站,釋出一系列由五位專業醫師共同錄製衛教影片,讓家長及青少年能更加了解自身與感染HPV的關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