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一生勤於筆耕,著作豐富,以生活化的佛法潤澤人心,圖為大師所著《釋迦牟尼佛傳》的珍貴手稿。
圖/資料照片
隨堂開示錄─教育講習16 自覺的教育4-3
兒童藝術之情緒治療運用研習
時間:2007年9月19日
地點:佛光山傳燈樓梯形會議室
有一群小沙彌跟隨良寬禪師受教育,由於寺院生活枯燥無味,沒有自由,小沙彌便利用夜晚,偷偷從後院翻牆到街上遊玩。有一天,他們再次翻牆夜遊,良寬禪師發現了,便整晚站在牆邊等沙彌們回來。到了三更半夜,小沙彌們終於回來了,翻牆的那一刻,才發現牆邊擺的腳踏凳子不見了,可是一腳已踏在老師的肩膀上。大家一片驚慌,叫道:「糟糕,是老師!」
此時此刻,換作一般老師,對學生這樣的行徑,反應必定是:「抓住了!」但是,良寬禪師並沒有這樣做,反而安慰沙彌們:「孩子,外面天涼,趕快回去加件衣服。」從此不再提這件事,小孩子也沒再出去夜遊了。
這當中的意義是什麼?主要是說明維護兒童尊嚴的重要。維護尊嚴之所以重要,好比已成家立業的年輕人,一方感情出軌了,另一方絕不能吵鬧,否則撕破了臉,讓對方失去面子,後果將是不堪設想。所以,學習禪門的「不說破」,保護對方的尊嚴,令其自省、自覺,是最好的教育妙法。
愛語鼓勵 學童歡喜
有個小孩上學途中,會經過一間寺廟。有一天,他走進大雄寶殿,從身上掏出十塊錢交給香燈師,說道:「師父,我要添油香!」香燈師回應他:「小朋友,你肯發心添油香,真好!」小孩說:「錢是我在路上撿到的。」香燈師便稱讚他:「這麼好!拾金不昧。」小孩聽了非常高興。
第二天,小孩又來了,同樣說:「師父,我今天又撿到十塊錢。」香燈師回應:「你真是好運氣。」第三天、第四天……天天如此,香燈師不禁感到疑惑:「為什麼都是你撿到錢,我卻撿不到呢?」於是問他:「這些錢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
這時他從口袋裡掏出一把錢,告訴香燈師:「我家裡很有錢,但是我過得並不快樂,我爸媽每天吵架,一吵架就罵我,而且罵得好難聽!你說的話好好聽,為了聽好話,我寧願每天帶十塊錢來這裡添油香。」
對大多數的人來說,讚美及鼓勵的「愛的教育」,還是較能被接受的教育方式,如我耐得住專制教育的人畢竟很少。其實,專制教育好比植物的生長,經過春風夏雨、秋霜冬雪的熬煉,反而會成熟得更快。
各位老師從事的是國民基礎教育,對於國家未來的主人翁,能從小養成他們良好的品性、道德,激發他們的潛能,必會影響他們未來的人生。我們大樹不一定要出多少的村長、里長、鄉長,也不一定各個都要擔任立法委員、縣議員,能出幾個大學教授,或是幾個在國際上具有競爭力的學者,就能提升我們大樹的文化地位了。
致力寫作 積千萬字
大樹雖然不大,只是一個小鄉鎮,卻是一個人文薈萃的地方。好比我出家的祖庭,雖早已毀於戰火,但我知道那裡是一個人文薈萃的地方,因此,我發心要把它建得很美好,發揚過去師祖、師父遺留的文化傳統。
大樹國小蘇廣德校長:大師說自己沒有讀過多少書,為什麼能寫出那麼多好文章?
剛才說,我不願意做一個念經的和尚,但是又沒有其他特殊技能,如何在佛門裡生活呢?於是就想,做一個寫作人吧。在大陸時,一面念佛教學院,一面替報紙編副刊,學習寫作。來到台灣後,我一度走投無路,也想過寫本武俠小說,混口飯吃。甚至往後,又編了佛教報紙、雜誌,例如《人間福報》,創辦至今已將近十年,我從沒有拖過一天稿,實在可以得到金氏世界紀錄了。
每次寫稿,都會寫上八十篇、一百篇,那麼,空出來的幾個月,就可以外出弘法,回來之後再繼續寫。一千字左右的文章,一天可以寫二十篇,也就是一天可以完成兩萬字。總計幾十年來寫過的文章,應該已經不只兩千萬字。我想,這可能又是一項紀錄。為什麼能寫這麼多文章?因為我覺得寫文章並不困難,寫文章如同講話,話怎麼說,文章就怎麼寫。(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