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膚兒癢到抓出血 保溼冷敷有助止癢

陳玲芳 |2022.03.31
754觀看次
字級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小智一歲時,全身反覆紅疹、皮膚乾癢,好幾次難耐強烈搔癢感,狂抓皮膚導致鮮血淋淋,嚇得小智媽媽趕緊帶他就醫,確診小智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看完醫生,領了藥膏後,前幾天雖有好轉,但停藥後又馬上復發,讓媽媽內心好抓狂。

萬芳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醫師林鼎智表示,異位性皮膚炎除了藥物治療,還有許多日常生活因素,也會影響治療成效;他建議家長做到以下五個重點,可大幅提升異膚療效。

洗完澡擦乳液

維持最高含水量

一、禁忌食物少食用,降低過敏可能性:輕度病人需避免加工食品(罐頭、零食等),原型食物則視過去病史決定,若曾經吃過後發生明確過敏,才需限制食用;中重度患者若經藥物治療仍有困擾的症狀(尤其是搔癢感),除了加工食品,需考慮避開組織胺含量高的食物,例如醃漬類(泡菜、醬瓜等)、煙燻類、發酵類(醋、乳酪等)、堅果類、微波食品、小麥製品等。

二、積極保溼不乾燥,皮膚鎖水是關鍵:林鼎智指出,異位性皮膚炎病人因皮膚保溼因子缺失,導致屏障受損,因此外來刺激物、過敏原、細菌、病毒、黴菌等容易入侵,造成皮膚發炎的機率大幅提高。

研究顯示,每天擦保溼劑(乳液、乳霜或油膏)兩次以上,能顯著提升皮膚鎖水量、加強皮膚屏障,尤其在洗澡之後五分鐘內擦上乳液,更能幫助皮膚維持最高含水量,有效預防異位性皮膚炎發作;即便皮膚情況已好轉,仍需勤擦保溼,預防復發。

三、搔癢感襲來先等等,這些方式有效止癢:異位性皮膚炎皮膚屏障功能有缺陷,導致更嚴重的發炎,讓「癢」感更強烈,加深病人想「抓」的欲望,但一抓之下,很有可能導致皮膚完整性被破壞得更嚴重,形成惡性循環;所以「積極止癢」尤其重要,應遵照醫囑擦藥,醫師也會視情況給予口服止癢藥物,若搔癢感發生,可用乾淨溼毛巾冷敷止癢,取代搔抓,幼童可使用防抓癢衣物、定時修剪指甲。

四、留意溫溼度,皮膚處在好狀態:「過度乾冷與溼熱都不好」,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所處的室內溫度,應維持在攝氏二十二至二十四度之間,溼度則維持在百分之五十至六十。

衣物選用棉質

擦汗別用溼紙巾

五、使用物品應單純,避免刺激物:衣服建議穿棉質,避免毛衣或合成衣物,而塑化劑、清潔劑、香料、化學物品等,都要避免接觸,建議避免使用羊脂膏、綿羊油。

此外,游泳池的氯水也會刺激皮膚,每次游泳完必須馬上用清水淋浴,沖去身上氯水,汗水是最常見刺激物,外出建議攜帶溼毛巾,隨時按乾汗水,禁用溼紙巾。

林鼎智坦言,常見異膚治療失敗原因,是病人或家長擔心副作用而中斷治療,事實上,新一代類固醇藥膏問世,藥物只有極微量會透過皮膚進入血液循環,不易造成副作用,呼籲遵照醫囑,不自行改藥、停藥,方能及早擺脫搔抓人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