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郎英
「把衣服歸位,沒地方放了!」
每次將晾乾的衣服摺好送到孩子房間時,總忍不住嘮叨幾句。因為找不到空位可以放,桌上椅上盡是一落落衣服,猶疑半晌,決定繼續堆疊上去。
孩子還小時,我會幫忙將衣服放入衣櫃;等孩子大些,想著應該訓練他們生活自理能力,所以僅是囑咐自行歸放。剛開始還算聽話,雖然褲子上衣經常錯放,抽屜也會因硬塞卡住,但至少是放進去了。
可到了青春期,發現怎麼靠牆床邊不太平整,一掀開來驚見「衣塚」。我於是像機關槍似地喋喋不休,卻沒想到這一「開戰」,那些原本畏頭縮尾的衣服全都肆無忌憚攤在陽光下,我愈說教,它愈猖狂。好幾次忍不住出手清理戰場,反倒惹來一頓抱怨。
「運動衫呢?短褲在哪兒?……你不要亂動我的東西,會找不到啦!」
後來因衣服堆得過高,輕輕一碰就倒塌,孩子才心甘情願收拾入櫃。所以現在我放衣服就像在玩積木,小心翼翼往上堆疊,搖搖晃晃卻能保持不墜,就等主人回來親自收拾。
相較於女兒的「橫看成嶺側成峰」,兒子房間彷如遼闊平原,清爽多了。他雖是男孩子,卻很會打理環境,三不五時清掃擦拭、吸塵器嗡嗡作響,頗有賢夫風範,我看在眼裡備感欣慰。只是,他也不喜歡我進房間亂翻,而昨天,我卻不小心犯禁了。
初春氣候乍暖還冬,讓人不知如何穿搭。想起兒子有件外套,不厚不薄還防風禦寒,但因拉鍊壞了多年未穿,故從衣櫃底層將它撈出來,然後傳訊知會兒子:「這外套你如果不穿,給我穿好嗎?」
不一會兒,電話鈴響,他緊張兮兮地說:「怎不等我回家再拿,會有很多灰塵的。」聽完後知曉誤踩地雷了,連忙致歉,心裡卻是五味雜陳。終於頓悟,這道房門,以前因照顧需求長驅直入,現在須懂得尊重個人領域與私密。
兒子當頭棒喝,我才明白女兒心亦是如此。如今,我不再把他們當成孩子看,而是能給彼此適當空間的朋友,非禮勿進,非禮勿動,即使再亂也是亂中有序,自成章法。
自從觀念與心態改變之後,親子間的摩擦變少了,沒了火藥味,相處更加融洽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