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 知多少 文/簡麗賢 |2022.03.24 語音朗讀 151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媒體報導過年期間,新竹兩日內發生近十次有感地震,民眾還聽到地鳴。圖/BOB媒體報導過年期間,新竹兩日內發生近十次有感地震,民眾還聽到地鳴。圖/BOB媒體報導過年期間,新竹兩日內發生近十次有感地震,民眾還聽到地鳴。圖/BOB 文/簡麗賢媒體報導過年期間,新竹兩日內發生近十次有感地震,民眾還聽到地鳴。談到台灣的天然災害,必然談到地震。古人想像地震是「地牛翻身」造成地動山搖;現代科學家研究發現,「斷層」活動和「板塊」運動,才是發生地震的真正原因。板塊運動 造成地震台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也是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聚合交界處。依據科學家研究兩板塊的聚合,在台灣東北海域,菲律賓海板塊向北隱沒到歐亞板塊之下;在台灣南方海域,則是歐亞板塊向東隱沒到菲律賓海板塊之下,因此台灣成為地震頻繁的島嶼。在台灣島現今兩板塊的縫合位置是花東縱谷,縱谷以西是屬於歐亞板塊,包含中央山脈及其以西;縱谷以東是屬菲律賓海板塊,包含海岸山脈與其以東。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的碰撞聚合作用,已歷經數百萬年。科學家指出,依現今觀測數據顯示,菲律賓海板塊相對於歐亞板塊,每年平均以7公分的速率向西北方移動,兩板塊持續衝撞擠壓。持續的板塊聚合運動,造成台灣地震多,地貌也持續改變。岩層錯動 釋放能量許多地表的地形和活動都可用板塊構造學說解釋成因,透過地震紀錄,可建構台灣附近的板塊活動樣貌。台灣平均每年約發生一千餘次有感地震,如此頻繁的地震活動,足以說明台灣位於板塊的交界帶。有感地震大部分源於斷層活動,地震震源都位在板塊交界附近,而板塊交界區域往往隱藏許多斷層。發生在台灣的地震,最知名的是1999年的「921集集大地震」,肇因於名噪一時的「車籠埔斷層」;2016年的「206南台大地震」則是「美濃斷層」所造成。地震波動 傳遞能量當斷層錯動或板塊推擠而釋放能量,能量以「波動」形式呈現,造成地面震動與地鳴現象。科學家依照地震波傳播性質的差異,將地震波分為實體波與表面波,可以在地球內部傳遞的地震波稱為「實體波」;實體波又細分為速率較快、最先到達測站的P波,以及速率較慢緊跟P波之後到達測站的S波。除了速率差異外,P波的傳播方向與介質振動方向平行,依據物理學波動形式歸類為「縱波」,可在固態、液態和氣態介質中傳遞;S波的傳播方向與介質振動方向垂直,歸類為「橫波」,只能在固態介質中傳遞,無法在液態及氣態介質中傳播。當實體波傳達地表時,P波與S波經複雜的折射反射後,能量沿淺層地層傳遞,形成在地表傳遞的表面波。震度級數 整數顯示地震波傳遞斷層釋放的能量,能量高低決定地震規模。目前中央氣象局發布新聞稿資料,採用芮氏地震規模,以數學對數描述地震波能量,涉及地震震源和震央的垂直距離等相關因素,因此規模的數字含有小數點,例如規模7.1或5.9等。地震規模的數字愈大,代表地震釋放的能量愈多,芮氏規模數值每增加1,釋放能量大約增加32倍。一次地震,規模數值只有一個,故具有小數點;但震度因為地點不同而出現不同等級,是整數級數,不會有小數點。住在台灣,板塊擠壓,斷層錯動,地震不可免,唯一能做的是強化建築耐震工程,落實防震防災和演練。 前一篇文章 徵稿啟事 下一篇文章 【高手在民間】 自然金 地質溫度計 熱門新聞 01WTA、ATP年終賽 獎金創新高2025.11.0702台中新社花海 重現經典卡通2025.11.0603佛光佈教師、友愛服務隊 精進行佛2025.11.0604《365日》贈嘉義香湖國際大飯店 佛光人結書香善緣2025.11.0605【生活快門】 喜見採茶女2025.11.0606水星室內樂團表演 中美寺傳遞愛與和平2025.11.0607日中文化藝術季 大阪佛光合唱團獻唱2025.11.0608【牽手一生】 最深的愛是 我陪你2025.11.0609健保補充保費變革 政院急踩煞車2025.11.0710再闖WTA年終賽 謝淑薇力拚第2冠2025.11.0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不完美數字學數字 也追求完美【考考你的智力】Arduino與七段顯示器電子數字8有奧祕低血糖補充什麼食物? 作者其他文章看見 電子 穿牆而過 電磁波之應用電磁波特性 光學、 透鏡與應用光纖麥克風 精準捕捉聲音光干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