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在民間】 自然金 地質溫度計 文/淺山設計 |2022.03.24 語音朗讀 138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自然金結晶(三角紋)。圖/淺山設計苔蘚狀自然金塊。圖/淺山設計樹枝狀自然金。圖/淺山設計 文/淺山設計小明來到九份礦山採集標本,採集到一個石頭上有銀黃金屬色的礦物,因為顏色與銀樓中的黃金色差太遠,直覺應是愚人金,但為小心起見拿去詢問了老礦工,沒想到老礦工卻說:「是金仔」,令小明大吃一驚。 自然金是一種天然產出的純元素礦物,然而由於地質環境的多變性,它常會與其他金屬如銀、銅等元素「固溶」,混合形成天然合金,這時顏色就會產生變化。從純金的金黃色,隨著含銀量增加顏色則偏淺、漸變至銀白淡黃色,或含銅量增加則紅色調增加,這就是「成色」。簡單而言,成色與金的純度有關,對於礦山採集的天然黃金、或半成品的價格判斷極其重要。溫度決定 含銀多寡 基隆河、九份、金瓜石所發現的自然金有多種成色變化,尤其九份與基隆河產地,含銀量常超過15%甚至可達40%之譜,顏色偏綠或偏淺,在學理上又被稱為銀金礦(electrum)。而金瓜石地區則含銅量偏高但銀卻偏低,因此較黃且偏橘色調。在這些礦山中「銀」成為重要的副產品。對於地質學家來說,自然金的含銀量可與形成溫度有關,因此也被作為一種「地質溫度計、地溫計」。就礦山產出黃金的成色特性分析,代表金瓜石地區的金礦形成溫度較高、九份則較低,約略可框架出古代基隆火山群核心熱區的範圍。地質學家「石井八萬次郎」在日本帝國接收台灣的第二年,即發表了基隆河的砂金調查報告,字句中描述漢人如何在河岸中洗選砂金,也詳細記錄自然界黃金多變的樣貌:有如蕨類般的「蘚苔狀」、樹葉般片狀的「木葉形」、絲狀的「鐵線狀」、不規則的「粒狀」等。黃金是柔軟的金屬,在長年河水沖刷下這些樣貌其實頗為奇特,暗示並未被搬離源頭太遠,顯示金礦源頭的礦脈在附近而已。 本周的繪圖是九份礦山顏色偏淺的銀金礦。外觀為片狀的它,偶爾可見表面具有許多細小的三角形紋理,是自然金罕見的結晶特色。 前一篇文章 地震 知多少 下一篇文章 【科學尬新聞】 台灣學生研究創舉 蛇眼大小與棲地、晝夜活動有關 熱門新聞 01WTA、ATP年終賽 獎金創新高2025.11.0702台中新社花海 重現經典卡通2025.11.0603佛光佈教師、友愛服務隊 精進行佛2025.11.0604《365日》贈嘉義香湖國際大飯店 佛光人結書香善緣2025.11.0605【生活快門】 喜見採茶女2025.11.0606水星室內樂團表演 中美寺傳遞愛與和平2025.11.0607健保補充保費變革 政院急踩煞車2025.11.0708日中文化藝術季 大阪佛光合唱團獻唱2025.11.0609【牽手一生】 最深的愛是 我陪你2025.11.0610再闖WTA年終賽 謝淑薇力拚第2冠2025.11.0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不完美數字學數字 也追求完美【考考你的智力】Arduino與七段顯示器電子數字8有奧祕低血糖補充什麼食物? 作者其他文章【高手在民間】 石膏【高手在民間】 黑榴石【高手在民間】 毛車前草【高手在民間】 恆春山茶 含苞十月方開花 【高手在民間】 印度牛尾魚【高手在民間】 紋腹叉鼻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