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靜看世界】 蕨之王國 ──走入祕境烏來 文/王文靜 |2022.03.23 語音朗讀 118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烏來的南勢溪,一條源自雪山山脈如蒂芬妮綠的溪流。圖╱王文靜附生在樹幹上的山蘇。圖╱王文靜一個問號冒出頭,這是蕨類幼芽共同的特徵。圖╱王文靜筆筒樹是目前少數存在的高大樹狀蕨類。圖╱王文靜 文/王文靜台灣最北的山地原住民區烏來,不就是溫泉與瀑布,還有其他嗎?台灣第一輛觀光纜車在空中跨溪移動,越過涓涓而洩的烏來瀑布,提醒著舊日繁華──像一張放在記憶角落的黑白照片,但它是美的。午後陽光灑在烏來的南勢溪,一條源自於雪山山脈,如蒂芬妮綠(Tiffany Blue)的溪流。我聽著蕨類來到地球的故事。我游移在溪與蕨之間,眼睛離不開溪色,耳朵離不開故事。原來,烏來是台灣蕨類最豐富的場域。潮溼帶給台灣另類的豐饒,而擁有六百五十種蕨類。起初,我無法理解有六百五十種蕨類的稀奇,往書裡鑽去,蕞爾之境,蕨類數量多於於北美洲、澳洲,甚至整個歐洲,密度居世界之冠。全世界各大類的蕨類植物,台灣幾乎都可見。這六百五十種植物,特有種與稀有種蕨類,就占三分之一。我們的尋常風景,竟是歐洲植物學者的天堂。立刻,我的耳朵戰勝眼睛,「蕨類王國」四個字,像強力吸鐵把我的耳朵給吸進去。我既亢奮又疑惑。蕨類,不是低等植物嗎?可別這麼想,身為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四億年前,蕨類是最厲害的植物,三十公尺高,主宰著森林。這時的地球是魚類的時代,海洋是熱鬧的,陸地還很沉寂,只有原始的三葉蟲,很原始的兩棲動物。在還沒有恐龍與人類的地球,最早上岸的蕨類稱霸陸地。兩億年前,局勢轉變,針葉類的種子植物出現;一億年前,開花植物成為主流,森林的主角不再是蕨類,陽光被搶走,蕨類逐漸退居森林底部,高大的樹狀蕨類,只剩筆筒樹等少數了。繁盛的蕨類森林被埋入地層後,長期高熱受壓而炭化,形成煤礦。想要求生存的蕨類,展開漫長而驚人的演化,我被這演化故事深深地吸引,何其漫長。漫長到我無法理解,這不是四千年,也不是四萬年,而是四億年。恐龍被淘汰了,但,蕨類仍在。春天,門前的山蘇,一個嫩綠問號冒出頭,這是蕨類幼芽的共同特徵。我隨手摘了一些,準備稍後拌炒小魚乾,一盤野味。山蘇是最常見的可食用蕨類,常見附生在樹幹上。葉片一起向外輻射,如龐大的綠色大花瓣,也如築在樹梢的鳥巢。山蘇的姿態,就是蕨類演化的經典案例。蕨類無法在森林底層搶到陽光,就演化附生到高高樹上,離地而生。但有了陽光,沒有土讓,怎麼辦?它們張開葉子盛接落葉、雨水及鳥糞,轉化為養分。走在烏來的山徑,我坐下,仰頭望向林梢,欣賞一叢叢長在高幹上綻放的山蘇。怎覺得山蘇挺像猴群,各據一樹?樹與樹,樹與山蘇構成一幅風景。高樹也似公寓,上面的「蕨類住客」不只山蘇,數了數,竟然附生了五種蕨類。失禮了,以前沒認真尊敬這「樹房東」,它的大方讓自己變成一個其樂融融的小社區。為了活下來,蕨類發展出十八般生存武藝,或者攀附,或即便在石壁縫隙處,少少的土壤也要卡位。甚至連有斷尾求生的抗旱機制都具備。它們以卑微的姿態,強大地活著。在烏來更深山處的福山部落,南勢溪的上游,我收集蕨類王國的古老智慧。在不起眼的野綠間,竟有不可思議的小宇宙。夏天,當螢火蟲來時,我還要再來,再來拜訪山徑上的蕨類王國,拜訪那條有好多苦花魚的南勢溪。♣ 前一篇文章 【人生風景】 一輩子 下一篇文章 【分享時刻 】我為什麼要幫她?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3【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4【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2025.05.0405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6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7【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8人間佛教學術工作坊 探索實踐路徑2025.05.0309尤英夫 40年公益軌跡不停歇2025.05.0310【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2025.05.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遇見荷】 平安抵達《中國人的音樂》 ──來自生命深刻觸動的文化書寫【美好時光】 採我園中蔬【王文靜看世界】高山古隆族採毒蜜──世界最巨大蜂蜜,懸崖生存智慧【浮世畫框】蒲團之上,刀筆之下── 拾得七十歲書畫陶印展【歲時.節氣】 立 夏 夏木陰陰正可人 作者其他文章【王文靜看世界】高山古隆族採毒蜜──世界最巨大蜂蜜,懸崖生存智慧【王文靜看世界】尋找緬甸小女孩── 伊洛瓦底江畔古老農國【王文靜看世界】跋涉翻越喜馬拉雅山【王文靜看世界】赤道上的侏羅紀公園 ──有縮骨功的大蜥蜴【王文靜看世界】定居在海拔6700公尺 的那隻蜘蛛【王文靜看世界】劍橋,不只徐志摩的長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