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翼來電 衝浪客騰空而起

編譯/韋士塔 |2022.03.19
1511觀看次
字級
衝浪運動日益受歡迎,全球參與人數直逼4000萬。圖/法新社

編譯/韋士塔

全球的衝浪客超過3500萬人,因此這項運動商機很大。這個產業日益和科技結合,不僅讓衝浪變得更刺激好玩,也更安全。

在夏威夷歐胡島的沿海,福爾絲(Kiana Fores)站在比浪頭高將近1公尺的衝浪板上,看起來像飛在海面上。這位前職業衝浪手所用的是水翼衝浪板,又稱為水翼板。這種衝浪板有1根碳纖維製的長桅桿,從底部向下延伸至2根水翼。

當海浪的速度和動力充足時,水翼(也是由碳纖維製成)被推入水中,從而撐起衝浪板,衝浪客便能「騰空而起」。

許多水翼板更在桅桿中裝電動螺旋槳,提供額外的動力,讓衝浪客在無浪的情況下照樣能衝浪。這意味著衝浪客不僅能在平靜的海域,還能在湖泊、河川衝浪。

雖然水翼技術已獲船舶採用逾1世紀,但直到2000年代初期才開始進入衝浪領域。2018年,波多黎各公司Lift Hydrofoils推出首款商用的電動水翼板。

該公司執行長利森(Nick Leason)說:「水翼技術正在能衝浪的地方拓展市場,目前我們電動水翼板賣最好的對象,並非住在海邊的人,而是住在湖畔的中年女性。」利森也說,該公司去年賣出逾4000個旗下產品。

此外,由於適合衝浪的天然波浪未必能隨時出現,自1960年代末期以來已出現人造浪設施,如今工程師的目標是讓這類設施產生更理想的波浪。

澳洲公司Surf Lakes正準備推出的重量級商品,宣稱能撼動這個產業,這項商品仍處於研發階段。該公司已在距昆士蘭海岸20公里處的內陸,蓋了一座大型測試用的造浪設施。在這座占地3.6公頃的人造浪池中間,有個1400公噸的鋼製泵浦,每6秒上下移動1次,藉由壓縮空氣來造浪。該泵浦是由電力驅動,以每小時2000次的速度,造出高達2.4公尺的波浪,並朝四面八方擴散。

Surf Lakes創辦人兼執行長特雷維斯(Aaron Trevis)說:「這套設備能讓衝浪者獲得有史以來最佳的衝浪體驗,而且能不斷重複。」

他另指出,造浪池中有5個可改變浪型的裝置,「所以你可以帶全家人來,就算他們衝浪水準不同,還是能同時衝浪」。

儘管Surf Lakes的設施尚未向大眾開放,但該公司說,目前在澳洲、亞洲、歐洲、美洲進行20個開發計畫案。旗下最大的設施將可讓200人同時衝浪。

特雷維斯表示:「真正的商機在於全球許多從未衝過浪的人。未來10年,衝浪產業的市場規模可能是現在的10倍。」

另一方面,多數衝浪板仍有聚氨酯(PU)的成分,對於有環保疑慮的衝浪客來說,是個問題。

法國新創Wyye表示,該公司提供的解決方案是,用玉米澱粉製成的生物塑料進行3D列印。Wyye目前在法國西南部的據點,有8名員工和4台3D列印機,可依據每名衝浪客的身型、體重和要求來製造衝浪板,並出貨至歐洲各國,盼未來能在海外拓展其他生產據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