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毛蔚領
早年開剛放出國觀光,我常和家人同行,卻從未注意到盥洗的清潔問題。直到有一次和陌生人同房,她對我說:「你使用完浴室後,應把檯面的水漬擦乾,保持乾燥,方便下一個人使用。」說得我羞赧不堪,從此格外注意浴室的清潔。
前往港澳旅遊,到餐廳坐定位置,很自然地把皮包放到椅背,導遊當場叮囑我們要斜背在身上,否則很容易被偷;還說為了安全,不要獨自一人搭電梯,從此我將之奉為圭臬。
反觀我同學,在義大利吃自助早餐時,請團友幫忙看顧皮包,不料等她回到坐位,新買的皮包已不翼而飛,以致延遲回國;另一次我也是到義大利觀光,下機不久,一名團友皮夾就不見了,內含證件、信用卡等貴重物件,因是後背包,扒手何時得逞都無所覺。
因此旅行時,重要物件我都會放在腰間的霹靂包,且將重要東西分散放置,就是怕有個「萬一」。
也曾和同事共遊,發現她天天裝扮不同,行李箱尺寸卻比我小。原來她帶的是免洗內褲、襪子,易洗又快乾,衣服質料也選擇輕軟富彈性的,方便摺疊縮小體積,化妝品則分裝在小瓶罐中。此外,她還帶了備用的鞋子,上機的隨身袋則裝有一份梳洗用具及衣物,以防行李丟失時可暫時應急。
到了觀光景點,常有人忙不迭地拍照獵取美景,無暇聽導遊解說,事後才要求導遊再說一次。我的學姐則不然,總是緊跟導遊身側專心聆聽,我問她:「怎不拍照留念?」她說:「用眼睛看就夠了,留在心底的影像更清晰。」確實,忙於取景卻無暇欣賞其內涵,徒然走馬看花罷了。
也曾遇到早起的室友,起床後,不斷發出塑膠袋窸窸窣窣的噪音,打擾我的安眠。因此將心比心,睡前一定先把次日要穿的衣服放妥、行李整好,避免影響他人。畢竟睡眠不好,將大大影響出遊的興致。
我的兩位好友一同到巴黎自助行,回來後竟息交絕游。其中一位說,到了巴黎才發現彼此興趣不同、購物與飲食需求也不同,加上分攤費用的問題,最終成了解不開的心結。也難怪有人說,出國旅行是考驗友情能否走下去的關鍵。
出門旅遊,除了小處留心,更要秉持包容有禮的態度,退一步海闊天空,才能讓每一次的出遊盡情盡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