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端
女兒小三上的自然科學期作業,是選一種小動物飼養並做觀察記錄。同學們不外乎養些魚、鳥、倉鼠、獨角仙和小白兔等,外子則是幫女兒挑選了一對有著紅中帶白嘴喙、全身雪白羽色的漂亮白文鳥。
女兒是獨生女,平時放學回家總會熱切地跟我們分享學校的大小事;自從養了白文鳥,生活重心便移轉至鳥兒身上,一進家門,匆匆忙忙放下書包後便奔向鳥籠,和她膩稱為「小白」、「小文」的好朋友,嘰嘰喳喳地聊著悄悄話。看她開心的模樣,彷彿多了一對手足的陪伴。
不料學期結束後,寒假期間幾波寒流來襲,一天早上,女兒正準備餵食飼料時,發現兩隻鳥兒已直挺挺地躺在鳥籠裡。女兒當下放聲嚎啕大哭,我和外子一邊安慰她,一邊也對鳥兒就此走了感到悵然若失。畢竟,和兩隻白文鳥共處這幾個月,已經有了如家人般的感情,一家三口的情緒因此低盪了好一陣子。
女兒心情平復之後,幾次要求:「我還要再養白文鳥。」只是,我和外子向來不喜歡將動物養在狹隘的空間裡,將心比心,若是自己終生被禁錮在牢籠裡,情何以堪?不過,要跟年僅九歲的女兒溝通如此嚴肅的「大道理」,實非易事。
經過幾番思慮,決定讓女兒「實境體驗」一下。
一個假日午後,我帶著她到松山車站附近的一家鳥店。不過十幾坪的店面,天花板吊掛著滿滿的鳥籠,小小的空間裡,擁擠著各式各樣的禽鳥,像是畫眉、金絲雀、白文鳥、鸚鵡和巴哥等,鳥籠底部滿是排泄物和掉落的羽毛。昏暗的燈光、混濁的空氣與刺鼻的異味,令人暈眩,鳥兒們原本婉轉的啁啾之聲,在這惡劣的環境中也成了悽惻的哀鳴。
對於眼前的景況,女兒不忍卒睹,轉身用雙手緊緊地環抱著我。最後,她接受了我的建議,眼中含著淚光說:「大家都不買鳥,就沒有這麼多鳥會被抓來關在籠子裡,對不對?」
雖然,寵物療癒撫慰了無數人的心靈,不可能完全沒有買賣的商業行為,但我心中仍有個願景:祈願不論是販賣或購買寵物的人,在飼養牠們的那段時間裡,能夠盡量提供自由自在的生活空間,並且悉心照料,沒有任何「不人道」的處境戕害牠們的身心,讓可愛的動物都能夠健康快樂地陪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