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傳廣
圖/林一平
文/林一平
奧林匹克運動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運動競賽。而行動通訊廠商也紛紛藉此盛會展現新技術。例如2008年北京奧運宣示第三代的TDS-CDMA;而2020年(2021年舉行)的東京奧運則要展現5G技術。
第一屆現代奧運會是由法國的顧拜旦(1863-1937)於1896年發起,在希臘雅典舉行。顧拜旦他老人家一定想像不到他的構想造成行動通信的無限商機。
第一位榮膺奧運會獎牌的中華民國運動員是亞洲鐵人(Asia Iron Man)楊傳廣(1933-2007)。他在1960年羅馬奧運會上奪得十項全能比賽銀牌;1963年更在美國聖安東尼運動會上,創下9121分的世界十項運動紀錄,成為人類運動史上第一個突破9000分大關的十項運動選手。
楊傳廣是當時男子田徑十項運動世界紀錄保持人,各國都認為他是1964年東京奧運奪標希望最高的選手,沒料到比賽時完全走樣,僅名列第五,與賽前的高度期望有極大的落差。
楊傳廣比賽前三天的晚上開始頭昏、流鼻水,比賽時身體狀況不佳。事隔多年,某位台灣退休情治主管證實楊傳廣遭人下毒。當時政治敏感,政府沒對外公開。這話不知是否信口開河,楊傳廣聽到後,當場痛哭失聲。世界專家曾經評析,楊傳廣的條件及天分,全世界五十年才可能出現一個。他無緣奪得奧運金牌,實在令人遺憾。
楊傳廣遭人下毒若屬實,會是運動界的大汙點。奧運比賽中有許多「運動家精神」的故事。例如:1964年義大利雪車隊長蒙帝發現英國對手的車隊機件故障,出手相助修理。結果英國奪冠,義大利屈居第三。蒙帝和隊友堅持不願乘人之危,他們深信,「唯有擊敗最強勁的對手,才是真正的勝利」。
若沒有運動家精神,以卑劣手段獲勝,則令人齒冷。這種運動家精神,對我們做學術研究的學者,是否有很大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