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癌症轉移 中西醫雙管齊下 撰文/林貞岑 |2022.02.12 語音朗讀 118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癌友都擔心癌細胞復發和轉移。圖/Pexels對抗癌症,家人的支持也很重要。圖/Pexels不管從西醫或中醫的角度,癌友在飲食上要少油、少加工。圖/Pexels已罹癌的人,更要以足量的蔬菜水果來預防復發。圖/Pexels 癌細胞復發和轉移,是所有癌症患者的夢魘。癌細胞為何會發生轉移?又該如何預防?除了大家所熟知的放療、化療等,個人要如何提升免疫力?中醫是否也可助一臂之力?撰文/林貞岑諮詢專家/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教授癌細胞頑強,在極微小時就會發生轉移,目前並沒有任何新方法可以找到它。以現在最先進的癌症早期檢測方法偵測腫瘤,電腦斷層可以偵測到零點八至一公分的腫瘤、MRI核磁共振能看到零點三至零點五公分的腫瘤,而正子攝影則能發現約零點二至零點五公分的腫瘤,不同部位又有個別差異。為何癌症會復發癌症腫瘤在零點二公分時就會發生轉移,稱作「微小轉移」,目前沒有方法可以偵測到它。我們都以為這算很早發現,但就腫瘤科醫師來看,仍舊是遲了一些,因為已經轉移出去,約莫要等腫瘤大到零點八公分才偵測得到。所以,醫界的做法是,在手術後做預防性的局部放療或化療,讓微小癌症不再轉移,像乳癌及大腸癌直腸的預防性放、化療,效果都很不錯。所有的癌細胞都會轉移,目前已知的差別在細胞的病理變化,分化好的腫瘤長得慢、不易轉移,分化不好的腫瘤,長得快且容易轉移,這也決定了為什麼有些人會復發。再來,罹癌當下的免疫力好壞,也決定了日後是否會復發。因此現在發展出愈來愈多的精準腫瘤預測,譬如檢測遺傳基因、腫瘤血液DNA等,仍待更多臨床驗證。多蔬果可防復發預防復發最好的生活守則是,多吃蔬菜水果,蔬果中含有豐富的植化素,已證實可以增強免疫力、誘導癌細胞良性分化、促進癌細胞凋亡,也抑制癌血管增生、調控細胞分裂、抑制癌細胞分裂訊號的傳遞,跟藥物的原理差不多,可以說是「食物的多重標靶療法」。台灣癌症基金會一九九九年在國內推廣「天天五蔬果」,二○○四年進一步倡導「蔬果彩虹579」,依照不同年齡及性別各有推薦攝取量,十二歲以下孩童每天建議攝取蔬菜三份、水果兩份,共五份(註:一份是指一個普通飯碗的量);女性建議攝取蔬菜四份、水果三份,共七份;男性則是蔬菜五份、水果四份,共九份。普遍男性身體的自由基比較多,因此需要更多蔬果來對抗自由基。特別是有癌症家族史的患者,蔬果攝取量一定要比一般人多。在此建議有遺傳或家族傾向的高危險群,調整飲食是當務之急。已罹癌的人,更要以足量的蔬菜水果來預防再發。常有人問我,吃哪幾種蔬果最好?其實,幾乎所有蔬菜水果都有共通的成分及生理作用,每天最好吃多種不同顏色的蔬果,如果硬要說哪類最好,通常顏色愈深的蔬果,具有愈好的抗氧化效果,像是深綠、深紅、深紫等,但這不代表白色的蔬果不好,像白蘿蔔、高麗菜、洋蔥也有很好的抗癌成分,遵循所謂「蔬果彩虹原則」,就是紅、橙、黃、綠、藍、紫、白,多種顏色多樣化的攝取蔬果,才是上策。飲食也要注意少油脂、少油炸;,少葷多素,以免增加性荷爾蒙,而增加再發及罹癌風險;攝取足夠的纖維,例如把地瓜皮洗淨跟地瓜肉一起蒸來吃,高纖可以促進排便,預防大腸直腸癌。而多運動,也能達到相同效果。此外,也要限制糖類攝取、控制體重,並且要定期回診、追蹤。抗癌是集體作戰癌症藥物的研發日新月異,而基礎研究及臨床試驗則顯示透過食物、中草藥亦可抗癌。因此,不要錯過任何可以治療癌症的機會,即使再辛苦,都不要輕言放棄。我曾經碰過肺癌四期的患者,在經過積極面對治療及生活型態的調整,追蹤了八年都沒再復發,這很不簡單,由此可見,日常生活習慣改變很重要,也要對自己有信心。此外,家人的支持也是重要的一環,癌症不是癌友一個人的單獨應戰,而是一場集體作戰,只有家人及朋友的齊心協力與支持,才能遠離頑強的癌症。(摘自《我要活得比過去精彩》,博思智庫出版) 前一篇文章 【養眼專欄】 青光眼潛在患者 有哪些NG動作? 下一篇文章 【調理體質】 中醫可協助預防復發嗎? 熱門新聞 01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2培養裁判、經營球隊 日女體大全方位育才2025.07.0403【光影紀事】交大電子所草創時期側寫2025.07.0404【老師的話】 解決煩惱的妙方2025.07.0505陸宣布 啟用W121銜接航線2025.07.0706【生活智人140】「愛自然」執行董事勞利 展現自然照片的驚人威力2025.07.0507戴維思 用一萬步希望教養早產雙胞胎2025.07.0508巴西玉米豐收節 如來寺傳揚三好2025.07.0409社論--勞退新制亟待改革2025.07.0510兆顆氫彈能量 超級閃焰恐釀災難2025.07.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營養專欄】 5大控脂對策,遠離高血脂!盡情享受爬山 告別惱人的足底筋膜炎【中醫專欄】新冠再流行,出入請小心【臨症不脫逃 攜手向前行4】壓力來時,學習巧妙應對!【養眼專欄】 眼睛為何會提早老化?中暑也分陰陽 4祕訣讓你安度一夏 作者其他文章【調理體質】 中醫可協助預防復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