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老師】 李祥剛 「船腦殼」上教書育人

文/記者吳龍 |2022.02.06
1356觀看次
字級
支教老師 李祥剛 「船腦殼」上教書育人 圖/新華社
李祥剛為學生講述開學第一課。圖/新華社

文/記者吳龍

長溪村小位於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後坪鄉前峰村。地圖顯示,這裡距離重慶市區距離約三百公里。從後坪鄉政府驅車走山路,依次翻過土地溝、青蛇洞、觀音岩、棉布台、七星庵、燕子岩六座山,耗時近一小時,才能到達村小所在的山頭。

「船腦殼」︱︱也就是「船頭」,當地人這麼稱呼這裡︱︱從空中俯瞰,山形似「船頭」,三面是懸崖。船頭方向的懸崖下,碧綠的烏江蜿蜒流淌,烏江對面是貴州。「船腦殼」並不能像真正的船一樣,自由行駛在烏江畫廊。村民的生活困於山的懷抱。

李祥剛的家在「船頭尖」上,最靠近烏江,在這裡,手機可以收到貴州的4G信號。在「船腦殼」其餘地方,手機只能接打電話,連不上網。

下山的方法只有兩個,一是往下走,橫跨烏江去往貴州沿河;二是往上走,翻過六座大山去往後坪鄉。

無論哪種方式,單程耗時都近三小時。「兩頭黑啊!」村民說,意思是離開家、回到家,天都是黑的。早上五點出發,八點到達沿河或者後坪鄉,下午二點多就得往回走,除去吃飯、休息,「辦正事的時間不超兩小時」。

用背簍背新書

走路是村民通用的出行方式。沿著懸崖峭壁上的羊腸小道攀上攀下,是村民口中的「走土路」。李祥剛記得上初中時,天剛濛濛亮,他和小夥伴走土路,碰到野豬從山上直衝下來,「被嚇慘了」。二○○八年下大雪,走土路要雙手撐在地上,滑著走。

目前的山路是新修的機耕道,布滿砂石,條件遠好於以前的土路。山路今年開始實施硬化,要修保坎、修護欄、修排水溝,鄉幹部說,「地基鬆,要等地基下沉穩定才能動工」。村裡沒有汽車,年輕人出行會騎摩托,山路狹窄,一旁就是懸崖,車容易打滑,摩托「只帶物不帶人」。在縣城置辦了大件貨物,村民們要「買好了請人騎摩托帶回來」。

孩子們去往後坪鄉中心校的上學路,也是這一條。中心校提供寄宿,但孩子們年齡太小,生活無法自理。他們在長溪村小讀完二年級,再轉入中心校。

開學前一晚,李祥剛曾翻過六座大山到鄉上背書,返程時,後坪鄉沒有車或摩托去往山上。鄉長告訴李祥剛,「不用背了,有人開車去採訪,可以幫忙帶書上山」。但李祥剛拒絕了,怕「耽誤發書時間」。

李祥剛用背簍背著孩子們要用的新書,又走回長溪村小。那是「船腦殼」上,唯一教書育人的地方。

正裝與雨靴

長溪村小有三間屋子,分別用作教室、廚房和書屋。廚房約二十平方米,午飯時間,李祥剛要將早上帶來的食材下鍋,但這個步驟,李祥剛只在屋外進行,因為「屋裡沒裝油煙機」。在學校時,李祥剛總是穿得很正式,經常一身深色正裝。李祥剛說:「這是對這個職業、對這群孩子最起碼的尊重。」

「鞋」不在李祥剛的著裝要求裡。在當地,有媒體稱他為「雨靴老師」,當地常下雨,坑窪裡總是積水,穿雨靴是最好的選擇。積水最深時能淹過成人胸口,加上山洪時有發生,因此每逢雨季,李祥剛都要送學生回家,「得把他們背過水坑」。最多的時候,他依次背過四個學生過溝。

從一九八二年,時任長溪村村主任的黎萬庭邀請初中畢業的李祥剛去村小代課。李祥剛順利通過了考試。當了一年代課老師,到他決定離開,出外打工,了解那些連自己名字都寫不出來的人,只能站在流水線上,讓他明白了學文化多麼重要。

二○○六年,李祥剛在黎萬庭的誠懇邀請下,成為一九八○年代後村小的第四位代課老師。「有考上定向的老師,應該到村小教書,不願意來。」黎萬庭說,「這裡生活條件不好,可以理解。」如今十五年過去,李祥剛送走了近百名學生,逢年過節他們回到「船腦殼」時,都會來看看李祥剛。

未來能發展成什麼樣,李祥剛不知道。李祥剛站在懸崖上,遠處的機耕道像信子,蜿蜒著伸出大山綠色的口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