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北京冬奧與國際政治

 |2022.02.06
6102觀看次
字級

社論

二○二二年北京冬季奧運會四日隆重揭幕。在嚴格防疫措施下,來自全球九十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約二千九百名運動員,將在未來十多天的賽事中,競奪創新高的一○九個項目獎牌。

 中國大陸睽違十四年再度主辦奧運會,北京也成為奧運史上第一個曾主辦夏季和冬季奧運會的城市,意義非凡。惟煞風景的是,以美國為首的部份西方國家以人權為名發起外交抵制。就在揭幕前一天,全球六十多個城市更出現抗議北京冬奧活動,凸顯奧林匹克憲章中「運動與政治分家」的精神只是一種理想。

事實上,歷屆奧運中國際政治從未缺席。就以中國大陸主辦的兩次奧運為例,相較於此次西方對北京冬奧的抵制,二○○八年的北京夏季奧運會,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元首出席踴躍,都對北京夏季奧運會給予祝福,認為那是一個為中國的進步喝彩並促使該國走向自由世界秩序的機會,北京夏季奧運也成為宣告中國崛起的重要舞台。

 二○一三年中國大陸申辦冬奧成功時,顯然想複製夏季奧運的模式,希望藉此獲得全球認可。但國際情勢丕變,加上疫情影響,此次出席冬奧會的外國政要人數,明顯少於北京當局最初的設想,局限於一些專制國家以及依賴中國經濟的國家領導人。其中,許多國家都與中國和俄羅斯一樣,被排除在美國去年十二月舉行的全球民主峰會之外。

 西方輿論認為,前後兩次北京奧運出現的參與反差,與這幾年中國崛起後盡顯銳實力的「戰狼外交」有關;然而從另一個層面來說,也正因為中國已經崛起,使其頂住西方抵制的能耐要比十四年前強了許多。

雖然美國和一些西方民主國家呼籲,對北京冬奧進行外交抵制,但響應的國家並不如預期多。俄羅斯總統普亭和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等政要,都出席冬奧會開幕式, 並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會面。

由於冬奧開幕正逢烏克蘭緊張局勢持續升溫,習近平兩年多來首次與大國元首舉行面對面峰會,對象正是俄羅斯總統普亭,足見對中俄關係及東歐局勢的高度關注。許多專家認為,俄羅斯所以敢於在烏克蘭問題上向美國和北約叫板,背後的自信除了本身的軍事力量,更多的是與中國不斷深化的經貿關係,使其無懼於歐美可能的經濟制裁。

北京冬奧因此成為中國大陸一次展現國力的「主場外交」舞台。誠如華盛頓諮詢公司「中國策略集團」風險諮詢總裁克里斯多夫.強生說的,「這將是新時代的奧運會,」中國對外釋放的資訊息就是:「中國來了,諸位要適應。」

相較於二○○八年的北京夏季奧運會,這一次,沒有多少人認為奧運將會改變中國。然而作為此次冬奧會的東道主,北京當局自認現在是一個公認的超級大國,對尋求全球認可的興趣其實已經降低;這點對以美國為首發起外交抵制的西方要有更清楚的認識。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