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帶動職場新貌 文/蘇林 |2022.01.31 語音朗讀 258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房產界迫切需要能整合土地、開發建案的人才。圖/Pixabay一場疫情,讓職場型態重新大洗牌。圖/Pixabay線上課程商機無限,相關人才需求倍增。圖/Pixabay 文/蘇林據104資訊科技公司副總經理暨人資長鍾文雄指出,以往開出最多職缺數的服務業、餐飲業,在疫情爆發後全數停擺;相反地,疫情加速宅經濟,加上美中科技戰的轉單效應,台灣電子資訊與半導體產業職缺需求暢旺。同樣受惠遠距溝通、零接觸經濟模式的製造業,因各國對於個人電腦、筆記型電腦、伺服器等資通訊相關產品的高度需求,出口率也大幅成長。而為降低感染風險,消費者變得更加依賴線上購物,消費習慣也從線下轉變為線上,電商平台網路銷售額於疫情期間屢創新高。受益全球半導體產業呈現正成長,高科技產品市場需求增加及企業數位轉型驅動,晶片產能吃緊,未來兩到三年間,電子資訊半導體產業將會持續成長,產值有望創新高。此外,配合政府對「非核家園」的願景,未來綠能產業開發的機會將會大增,因此離岸風電、再生能源等相關產業,也備受期待。疫情催化企業數位轉型,許多公司開始招募資料科學家、數據分析師等職缺,希望結合資訊科技與大數據資料,分析顧客輪廓,重新調整行銷投放,精準對焦顧客,為公司創造最大利益。同樣地,近年來興起的客戶成功經理、顧客價值經理等職務,能依照客戶需求重新包裝公司產品、服務,為其創造新價值,並協助顧客解決問題,如同協助把關商品客製化的流程,這些因應資訊科技、數位轉型、產業轉型興起的熱門職務,有意轉職、求職者,不妨抓緊機會,提前培養所需專業能力。職場專家王祥宇觀察指出,遠距工作的現象在疫情之下明顯成長,愈來愈多新鮮人、在職工作者,透過熟悉遠距工作模式,轉型成為遠距工作者,使得工作機會變得更多元,工作地點也不再限制於公司所在地。尤其歐美地區因最早被迫遠距,熟悉新型工作模式後,企業開始體認遠距工作的效益,並主動尋求東亞地區的優秀人才,台灣人求職逐漸走入國際,獲得更多特殊機會。數據顯示,各國企業開出的職缺數,資訊產業依然占大宗,但製造業等其他產業,也逐漸增加許多遠距工作的職位。其中增加最多的是商務開發、業務經理、財務、供應鏈管理、採購等,這些以往所謂「坐在辦公室工作」的職務,幾乎都有轉變為遠距工作的趨勢,成長量也相當驚人。培養遠距工作心態與實力遠距工作者應具備的條件,包括:自律能力(能妥善規畫工作時間、進度)、溝通能力(線上會議中流暢的表達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當團隊不在身邊時)、語言能力(跟其他國家同仁溝通)等4項軟實力。根據104人力銀行調查,愈來愈多企業提升對求職者的語言需求,特別是英語好的員工,不僅能成為未來疫情趨緩之後外派的好選擇,語言能力在與國際公司接洽、合作中,更是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這類人才的起薪通常也比較高。對於想從事遠距工作或海外工作的人,職場專家王祥宇提出3大建議。第1,「因台灣求職者普遍較『溫良恭儉讓』,可能個人能力有80分卻謙稱只有60分。」因此建議若要申請國外工作,要先了解國外人文風俗與習慣,再回頭評估如何適度包裝個人經歷與能力。第2,是要有自信,王祥宇主張面試中可以大方一點,要對自己的工作能力、目標有信心,對於薪資和職位,也要勇於爭取。第3,不要比薪水而是看自己的價值,要探索自己能為公司或團隊創造哪些價值,確定自己能在這間公司有所發揮,才能在工作中保有熱情。這些工作最有前景元宇宙、人工智能、無人駕駛、演算法……等科技名詞,每天都在衝擊著人們對世界的認知,也影響著人們未來的就業選擇。1111人力銀行盤點2022年「10大亮點職務」,其中AI(人工智慧)應用席捲各產業,人才需求增加,相關工作年薪高達150~200萬元。以下且來分析10大熱門職業有哪些。 資安工程師 後疫情時代催化遠距辦公、雲端服務的需求,企業面臨更多資訊安全與風險管控的議題,資安人才的需求逐年提升。 AI工程師 未來3年,人工智慧應用於服務產業的人才需求最為迫切,工程師年薪也節節上漲。 AR/VR工程師 「元宇宙」是去年最夯的科技話題,AR(擴增實境)及VR(虛擬實境)是體驗元宇宙的重要載具,各行各業積極布局,推升AR/VR工程師需求熱度。 土地開發高手 疫情促使熱錢回台,帶動房市交易熱絡,建商搶獵地,有能力整合閒置土地的土地開發高手,在不動產開發產業中炙手可熱。數據分析師 疫情催化企業面臨數位化競爭的態勢,能依據數據做出研究評估的專業人員,企業無不產生濃厚興趣,也直接反映在豐厚薪資中。 數位行銷專家 除了具備理工背景的數位行銷工程師,還需要具備80%的專業與20%數位能力的人才,讓企業轉型運轉更加順暢。ESG永續管理師 由於不少投資人仰賴「永續報告書」來評估企業表現,市場對於能推動永續相關專案、追蹤節能減排,以及規畫執行社會公益活動者求才若渴。 業務開發人才 全球受到疫情影響,許多公司被迫轉型或是開發更多財源以延續命脈,這時業務開發人員就成為關鍵角色,能為公司創造更多可能性。 帶貨直播主 直播帶貨比起電視購物更具互動性,許多商品逐漸採用這種即時的業配推銷方式,都有相當亮眼的銷售實績,直播主收入更是可觀。 線上教師 受到疫情影響,線上授課可保有彈性的空閒時間,排愈滿報酬愈高,還可發展斜槓專長,因而成為不少人的從業選擇。 前一篇文章 疫後大未來 大陸10關鍵走向 下一篇文章 【世界文化遺產16】 一家樣式雷 半部古建史 熱門新聞 01紐西蘭南島佛光山 四度獲評優良建築2025.05.1302星馬印汶閱讀研討會 500愛書人共讀《六祖壇經》2025.05.1303佛光會慶佛誕 百萬人浴佛響應蔬食2025.05.1304佛光山功德主 傳承人間佛教信仰2025.05.1205商家貼女子瞪眼照 防盜效果勝監視器2025.05.1406蚊吸熱血 燙口嗎?2025.05.1207社論--抗戰信史有反侵略之路2025.05.1308佛光山開山59年 佛光人集體創作 共建人間淨土2025.05.1609【論愛談情】 怎樣做才是為孩子好?2025.05.1310浮世繪躍上吐司 藝術新食感2025.05.1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文創之旅】釣源古村 從瀕危到重生【大陸產業發展】余江 百年匠人到智能眼鏡【大陸產業發展】二次元之都 愛是消費力【大陸產業發展】千年秦淮的燈彩經濟 作者其他文章 鞭炮聲 讓毛小孩驚嚇崩潰 【印象旅人】日韓台賞浪漫繡球花【海闊天空】澎湖花火節閃亮登場生態攝影 的歡喜和憂心AI 未來終將成為職場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