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勝利組下鄉 守護孩童伴孤老 李祖翔 |2021.12.28 語音朗讀 366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鍾紹崑穿上小丑裝,讓孩子的興趣與專注力大提升。圖/鍾紹崑提供鍾紹崑表示,他可是使盡渾身解數才「收服」這些小朋友。圖/鍾紹崑提供曾是「名師」的鍾紹崑現暫居台北,在輔大歷史系「當旁聽生」,常不吝分享人生故事。圖/記者李祖翔 文/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這個同學年紀跟我阿公一樣,他很會講故事。」輔仁大學歷史系上出現一位66歲的旁聽生,帶著傷病,卻好學又博學。「紹崑大哥,為什麼你會來這裡?」大家都想知道,他也不吝說出這段故事。鍾紹崑是大家口中的「人生勝利組」,他畢業於東吳大學,與同校女友結為連理,23歲赴美讀書,畢業後在大學任教,而後服務於著名的美國科研機構貝爾實驗室,直到退休;期間他被派到世界各地,教授工程師無線電工程,每一門課都盛況空前的超過300人。2009年的一天,相守多年的太太留下紙條,決定離開這個家。他整整一年以淚洗面,而後儘管有書信往返,也是好多年都見不到久違的容顏。為了不消極度日,加上看到兒子已經成為優秀的人權律師,他決定一圓兒時夢:效法史懷哲到非洲服務。夢想起因是17歲那年,母親罹患胰臟癌,畢耀遠神父、洪錦鸞修女及鄭秀綿護理師暖心陪伴,「常常我們一通電話,他們半夜就跑來給媽媽止痛,帶我們祈禱」,這種人與人之間的愛他始終無法忘懷。遇貴人指點 回台灣奉獻剛開始他想當神父,但放不下對婚姻的承諾,輾轉又發現不當神父也能奉獻,便加入美國的「天主教工人運動」,和組織一起抵抗權威、照顧弱小,可是到非洲服務的念頭依然在萌芽。他說,當時天主教台北教區的總主教狄剛建議,與其到非洲,不如回家鄉台灣,到資源貧瘠的雲林沿海服務,「很巧,我就在那附近出生。」他一直有志關懷孤老、病者,返台前,在美國做過臨終關懷,陪獨老直到火化、入塔,返台後卻找不到社會最底層的服務對象,還被當成詐騙集團,得不斷證明自己的身分,包括證明父親曾是教育廳長的助理,才獲得信任。之後他到了雲林夜光天使課輔班,教孩子英文,擔心孩子走夜路危險,也當起司機。他始終謹記總主教的指點:「要把孩子愛到心裡面。」於是不只關心孩子學業與溫飽,還連結整個家庭,乃至畢業後、工作後的發展,特別是他在台灣至少有了70個孩子與家庭。重傷不氣餒 啟發年輕人他的時間總是不夠用,除了照顧小學生,也教導大學生,直到今年年初發生一起重大車禍,醫生判斷可能會終身癱瘓,生活才趨於平靜。當孩子來探望他,他哭了很久,難過不能再給孩子更多,某天,內心湧起一股力量:「我必須振作,用奇蹟給孩子上一次課,告訴他們命運是能翻轉的。」因此展開長達4個月的辛苦復健。復健時他的心態也不斷調整,想著:「重傷也許是天主要我體會社會最底層的痛與無奈,讓我彎著腰聽輪椅族的心?」曾在台大安寧病房服務而認識的摯友普安法師也勉勵他:「要依靠你的上主,放掉自我;多祈禱,才能讓心安定!」終於讓他產生走下去的信心。在陌生的台北養傷,他想趁機學習一直喜歡的歷史,恰巧醫生就是輔大校長,50年沒見的高中同學也曾是學院長,就問他們:「會嫌棄外來的老頭去聽課嗎?」而答案很明顯。現在他每周會到輔大聽兩次課,也積極舉手發問,成為學生口中「認真學習的大哥」。雖然身體不如以往,手還痙攣,他仍運用時間為關懷過的學生寫大學推薦函,期盼社會給這些孩子向上的機會。他還有個心願,是希望大家把有需要陪伴的孩子或長輩訊息提供給他,讓他繼續完成服務使命。他做的一切,間接給年輕同學上了一堂震撼教育,不知不覺肅然起敬。 前一篇文章 聽兒少說悄悄話 社福用愛陪伴 下一篇文章 團隊24小時守護 逆境少年回正軌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畫家捐創作義賣 助失依兒有家 部落全家福 鏡頭捕捉原鄉情感助視障讀圖表 盲博士創電子平台導演著青蛙裝 下水拍攝產業記憶35年熱心義工 從哥哥被喊到叔叔 阮虔芷樂奉獻 凝聚企業家做公益 作者其他文章家扶無窮世代計畫 5千萬元缺口待補 憂YTR倡偏方 陽光急闢謠:燒燙傷快「沖冷水」2022金扶獎頒獎 賴清德勉勵5位自立「家扶兒」淨灘、立槳到吃素 培力園帶孩子體驗生活新風貌讓愛流動 祖父母為己立傳邀祖父母為自己立傳 壯世代讓家庭的「愛」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