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24小時守護 逆境少年回正軌

李祖翔 |2022.01.11
2659觀看次
字級
姚若能表示,關懷逆境少年的過程雖然艱辛,但孩子只要有改變都是驚人的,他由衷希望孩子得到多一點機會與掌聲。圖/善慧恩基金會提供
過去飛夢林青年咖啡提供培力與職場輔導、面試模擬,現在善慧恩培力中心則能提供更多服務。圖/善慧恩基金會提供

文/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

為被家庭、學校遺落的少年打造自我實現的鑰匙,善慧恩社會慈善基金會2021年7月成立了高屏地區第一所一站式青少年培力服務中心,然而疫情導致環境無法提供穩定的關懷經費,因此在集資平台發起培力中心完備計畫,中心主任姚若能說:「希望社會給逆境少年多一些關懷與肯定。」

許多公益組織受疫情影響,募款都進入寒冬,善慧恩為什麼還要在這個時候成立培力中心?關於這個問題,姚若能說,孩子的培力不能等,所以即使預見經費短絀,依然要盡早投入服務,更何況是因為疫情才延到暑假成立。

正向引導 提供工讀實作

接受基金會服務的孩子來自15至22歲的青少年,多為未升學、未就業和經濟弱勢等高風險家庭,過去11年基金會承辦了跨專業的屏東縣飛夢林家園、有輔導員低度管理的飛夢林青年宿舍及提供工讀實作的飛夢林青年咖啡館,現在設立的「善慧恩培力中心」則提供就業準備、社會適應、自立生活培力、深度輔導,還有中餐、烘培、資訊運用等技職培訓,自立宿舍、實習咖啡館及生命經歷分享等素養課程,未來有美容美甲、寵物美容、照顧服務等更多選擇。

無怨無悔 救一個是一個

說起培力最大的改變,姚若能認為是作息調整與提升學習興趣,「他們的成長歷程缺少鼓勵與正向學習榜樣。」感慨的同時,也為黑道的誘惑憂心。他說,孩子會因為窮怕了、想迅速賺錢或還債而中止培力,加入幫派,「但我們沒有放棄。」即便有過挫敗或入過歧途,只要願意走回正軌他們都敞開雙手接納。

姚若能也點出兒少工作的艱辛:「這些孩子是你推一步,他會再往後退幾步的,很難有成就感,但他們只要有改變都是驚人的,例如有些孩子我們猜測將來會走偏,結果認真工作甚至創了業,或在老師陷入低潮時反過來安慰。」讓他印象最深的是一個有數理天分的學生,因為父親外遇,母子相處不愉快,間接放棄學習,「一次朝會遲到,他被叫到司令台下罰站,台上表揚數學成績優良的人竟有他!」在不放棄的關懷下,孩子有了自覺,高三最後半學期主動將手機、iPad交給他保管,想要拚看看,竟真的考上國立大學數學系。

陪伴、關懷看來簡單,背後付出的時間與精力其實很驚人,姚若能說他們的手機和群組是24小時開放,有事就會去處理,他坦承自己不是聖人,過程辛苦又累人,但回到救一個是一個的服務信念,他敢說無怨無悔,「我由衷希望孩子得到多一點機會與掌聲,讓社會充滿正能量。」集資計畫詳情:https://backme.tw/ref/06mOy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