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腹之欲】人生食欲7階段 |2021.12.26 語音朗讀 491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第五個10年 第六個10年 中年時期,壓力會造成對高熱量食物需求的依賴。圖/123RF 文/本報綜合報導 人和食物之間存在一種複雜的關係,就是食欲。飢餓是身體對食物的一種渴求,但並不是唯一的因素。有時候人會在不餓的時候吃東西,而在飢腸轆轆時不吃。有研究顯示,生活習慣中最常見的食欲誘因——氣味、顏色、聲音、廣告等,才是導致飲食過度的主要原因。據BBC報導,有專家指出,食欲並非一成不變,它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改變。了解不同階段的食欲狀況,有助於改善各年齡層的飲食方式,解決體重增加、罹患疾病等問題。圖/123RF第一個10年 0-10歲兒童時期,身體生長發育很快,形成的飲食習慣會持續到成年,孩子食欲過度可能會長成肥胖的成年人。幼兒對特定食物的挑剔或恐懼,常使家長在孩子用餐時傷透腦筋,這個階段,讓孩子練習嘗試各種食物很重要,他們長大後就不會害怕吃某些陌生食物,例如青椒、茄子、紅蘿蔔等蔬菜。有研究指出,孩子會跟著父母建立相同的飲食習慣,但如果父母強迫孩子「清空盤子」可能會讓他們失去感受食欲和飢餓的能力,導致日後的暴飲暴食。第二個10年 10-20歲青少年時期,這段青春期是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食欲容易受到荷爾蒙影響。如果沒有正確的指引,這個階段的年輕人往往會偏愛不健康的食物,例如:速食、炸物等高熱量食物,這樣可能會養成不健康的飲食行為和偏好。而且這種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將會持續到成年。一般來說,基於生殖生物學因素,在這個階段的年輕人與食物的關係,跟成長和健康息息相關,對於未來飲食習慣的養成也相當重要。 第二個10年。/123RF第三個10年 20-30歲這個階段開始進入成年,身分和生活方式開始改變,例如:上大學、結婚以及生兒育女為人父母,生活的壓力會造成體重增加,脂肪一旦累積就很難減掉。在這個特定階段,身體一旦飢餓,就會發出強烈的「進食信號」,但是飽腹時發出的「拒絕食物」信號卻很微弱。因此在這個階段,要學習「如何養成飽腹感」,確知身體的需要,在不感到飢餓時,避免過度飲食。並盡可能攝取富含纖維和蛋白質的食物,減少含糖、脂肪的食物,才能讓身體持續健康有飽足感。 第三個10年。圖/123RF第四個10年 30-40歲成年人在這個階段,生活與職場帶來的壓力影響開始明顯。研究發現,大約80%的人飲食習慣和食欲產生變化,而且是兩極化,例如:暴飲暴食或厭食。或是具某些人格特質的人——完美主義和責任心等,容易讓人產生焦慮,進而影響飲食行為。在此階段,無論身處職場環境或在家裡,都要提醒自己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 第四個10年。圖/123RF第五個10年 40-50歲40-50歲之間的成年人,過去如果沒有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在這個階段就很難改變。雖然心裡明白需要均衡飲食和運動,卻仍然過著營養不足或是飲食過量的生活。不良飲食習慣引起的健康狀況是人們最需要重視的問題,例如: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應該根據自己的健康狀況調整飲食方式,因為疾病的症狀往往不易顯現,在症狀變得明顯和不可逆轉之前,就應該改變生活習慣,以健康為指標。第六個10年 50-60歲50歲以後,人類的肌肉質量開始逐漸流失,每年大約減少0.5-1個百分點,這個老化過程稱為「肌肉減少症」(sarcopenia)。身體活動減少,攝入蛋白質過少,或是女性更年期都會加速肌肉質量下降。健康、多樣化的飲食和運動對於減緩衰老有重要影響。因此在這階段建議保持運動、吃高蛋白飲食的習慣。但可能因為食欲不振,有些人會傾向簡單飲食,因而無法吃進足夠的營養。 晚年有充足的營養對維持健康尤為重要。圖/123RF第七個10年 60-70歲以後邁入老年期,營養充足很重要,但由於食欲和飢餓感喪失,身體會變得脆弱,體重也不自主地減輕。飲食是一種社會經驗,有研究指出,這個時期「飲食」還有另一項重要「社交」功能。喪偶、獨居以及物資缺乏等,若加上其他生理因素,例如:咀嚼困難和其他疾病,都會導致老人無法安心地享用食物,導致營養攝取不足,因此失去健康的高齡生活。顏色影響你的胃口製作料理時,為了增進食欲和胃口,人們會製作酸辣等重口味的料理,幫助開胃,刺激味蕾。視覺色彩也是吸引食欲最直接的因素,食材料理的顏色對於食欲到底有何影響?顏色會經由視覺刺激大腦反射區,因此選擇食物顏色可以影響食欲,促進胃口,讓人想吃得更多或更少。 想控制食欲,從食材顏色著手也是不錯的方法。 圖/123RF暖色促進食欲視覺上紅色給人興奮、熱情、溫暖的印象,鮮紅的料理容易刺激大腦、促使血壓上升,促進食欲提升,例如:使用番茄製作的茄汁料理、加辣椒的麻辣料理等,顏色連結味覺,促使唾液分泌、食指大動。食欲不振時,不妨運用番茄、紅椒等紅色食材製作美味的菜餚,將有助於提升食欲。黃色能帶給人歡樂,鮮豔的黃色能促發食欲,讓人不自覺愈吃愈多。在主食裡,小米養腎補氣,黃地瓜屬優質澱粉,胃口差時可以用小米熬些粥,放入黃地瓜塊,看起來溫潤調和。或是烤個起士黃椒,黃色帶有愉悅的感受,視覺和香氣兼具的料理會令人無法抗拒。冷色降低食欲如果想縮減食欲時,不妨來點藍、紫、黑色的食材,例如,茄子、紫色山藥、黑木耳等,這類黯淡的色調,容易讓人感到冷靜或憂鬱,若是藍色和紫色的食材當料理,或餐桌上出現這類顏色,可能讓人變得沒有食欲,不自覺就減少食量。對於有瘦身需求、想收斂胃口者,不妨試試這類食材。除了食材顏色,冷暖色系的餐盤、碗筷等餐具,或是用餐空間布置的色彩,對於食欲控制都有效。換句話說,如果覺得食欲不佳,就換上暖色調的食材或裝飾;想增加食欲時,就烹調紅黃暖色料理。從顏色著手改變食欲狀態,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前一篇文章 【團隊績效】AI幫人類發揮群體智慧 下一篇文章 【目注心凝】讓心流激發創造力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4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05.0505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06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07【考考你的智力】2025.05.0508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05.0609小粒子 大未來2025.05.0610國家祈禱日 美國洛城跨宗教共祈和平2025.05.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全球傳統市場巡禮 品味城市脈動與文化面對世紀災難說 應如何安身立命預言成真現象 是否有理論根據正向自我對話 內心更強大 作者其他文章艾草可內服外用 有效抗菌淨化空間異國風味素食DIY 【健康睡眠】夢與潛意識意象【穀物分析】全榖需含麩皮、胚芽、胚乳美首位人瑞總統 卡特百歲逝世冬天進補 蔬食養生好處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