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注心凝】讓心流激發創造力 |2022.01.02 語音朗讀 509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心流是一種欣然自樂的忘我境界。圖/123RF 文/本報綜合報導 據BBC報導,米哈伊‧奇克森特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在二戰期間飽受戰火蹂躪的歐洲長大,小時候他看到大人們努力地在戰後重建生活,但也有人失去生存的意志。他開始關注是什麼讓生命值得活下去?後來,奇克森特米哈伊從匈牙利搬到美國,從事心理學研究,於1990年提出「心流」一詞,指透過專心致志地從事一項活動時,所產生欣然自樂的「忘我」境界。何謂心流狀態奇克森特米哈伊早期訪問過從事不同職業或興趣的人,例如:登山愛好者、音樂家、舞蹈家、畫家等,讓他們形容從事所愛的工作時的心理狀態。結果發現有幾項共通點:快樂不知時日過,他們彷彿超越時間;專心致志,幾乎忘掉自我,自身與當刻環境融為一體;雖然過程具有挑戰性,但仍會廢寢忘食、樂之不疲地完成;認為自己已達最佳狀態、發揮到極致。他稱這些人當刻已進入了「心流」狀態。奇克森特米哈伊認為,創意工作者——藝術家、畫家和音樂家,對此會有一些獨到見解。有位作曲家表示,當創作進展順利時,他會體驗到一種狂喜,會忘記時間,不需要思考,音樂會自己「流出來」。他從運動員、詩人、象棋選手都聽過同樣的話。在家喻戶曉的名人當中,米開朗基羅在梵蒂岡西斯汀教堂繪製〈創世紀〉和愛因斯坦研究「相對論」的過程很可能就是一種「心流」狀態。他相信,「心流」是人們幸福快樂的泉源。因為進入心流狀態時,會將一切煩惱拋諸腦後,只投入在活動當中。 幾乎任何工作活動都可藉由專注力來完成。圖/123RF如何進入心流奇克森特米哈伊指出, 有一種專注,一旦變得強烈,就會帶來狂喜和清晰的感覺,從此刻到彼時,你都很清楚自己要做什麼,而做的事可即刻得到回報。每個人或多或少在從事某些活動時,都會進入心流狀態,所以挑選合適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如何進入心流,有幾項指標性條件。首先,接受具有挑戰性的活動,絕大多數的心流體驗,發生在有目標導向、具挑戰性的活動當下。其次是將目標拆解成階段性的任務,並且擬定明確的目標,將階段性任務逐項達成。再者,還需具備一定程度的技能,並屏除外界干擾專心投入,不斷練習。最後,達到一種忘卻自我、樂在當下的狀態。他表示,如果念頭著意在自己身上,或擔心外界可能對自己造成影響,也無法順利進入心流體驗。唯有不費心思,放下自我意識才能超越自我。有些人把這段專注時期稱之為「進入化境」。不管是「心流」或「化境」,它不僅是一種心理狀態,生理變化也會隨之而來。瑞典有一項針對古典鋼琴音樂家的研究發現,進入心流狀態的音樂家出現呼吸加深、心率減慢的現象,甚至臉部的微笑肌也被激活了。 有研究指出,心流狀態能激發創造力。圖/123RF正念與心流之異同如果有人覺得心流難以實現,或許可以選擇正念,以正念為心流的同質境,反而容易專注。曾經寫過幾本關於正念和創造力的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艾倫‧蘭格(Ellen Langer)指出,正念和心流有很多的好處,這兩個概念非常相似,主要的區別在於,正念是一種幾乎每時每刻每個人能獲得的心理狀態,它不是什麼不尋常的事情。人們專心的時候,血壓會下降,所有生理指標都顯得健康;而當你保持正念時,其他人會認為你很有魅力,也很健康、快樂,人際關係變得更好,工作更出色。這背後有生理因素作用,因為處於心流狀態時,大腦會分泌多巴胺讓人產生美好感覺的神經傳導物質。這也是為什麼經常擁有心流體驗,能為心理健康帶來好處,提高生產力的原因。 保持正念會讓人覺得有魅力,更健康、快樂。圖/123RF從正念到心流當一個人進入心流的時間愈多,就愈能提升幸福感和生活品質,加深對工作、人生目標的堅持,擁有更積極的心態;但相對來說,正念更容易管理。蘭格說,想要提高專注力,可以把手機放進抽屜裡;如果遇到棘手問題時,可以停下來喘口氣。這雖不能讓人感覺超然,但已接近那種境界。人處於高度專注時,能擁有正向的情緒感受、有效率和創造力。心流是一種忘我境界,一種當下即為永恆的感受;正念則是進入一種放鬆又專注的境界,能幫助人類解脫自我和時間的束縛,活在當下。心流的高峰經驗和正念的禪定經驗,有相似之處,而正念有助於提升專注力。體驗正念,讓參與所喜愛的活動達至「心流」狀態時,除了產生愉快的情緒,也因為注意力大部分投入到工作,煩惱和負面情緒亦會拋諸腦後。從正念進到心流狀態,能暫時把日常的雜念和束縛卸下,此時靈感及創意會大大提升,這正是創作力的必要條件之一。 前一篇文章 【口腹之欲】人生食欲7階段 下一篇文章 【敏而好學】天才關鍵學習法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詩】走過康橋2025.09.1103東禪寺供僧 信眾護教行菩薩道2025.09.1104企業精英喜獲《365日》 願傳播善美能量2025.09.1005YT創3.25億次點閱 網紅貓過世2025.09.1006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與文人 3-22025.09.1007佛光山甘露遍灑南監 啟蒙收容人孝親報恩2025.09.1108【小品人間】寧靜海2025.09.1109巴西佛光童軍露營 烹煮搭帳自己來2025.09.1010嚮往佛光山 佛州橘郡郡長參訪佛館2025.09.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正念新視角 身體掃描與內在覺察如何在科技時代 增進認知與創造力過度依賴AI 認知衰退有隱憂人為何想去天堂或淨土日常生活情境 運用優勢談判模式敬畏情緒 跨越心靈與科學 作者其他文章莫迪會見普亭 盼俄烏戰爭盡快落幕面對災厄無常 善念可化解與修復天然營養時蔬料理當義工 可延緩老化創意處方箋 滋養心靈活力倍增北韓秀新型驅逐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