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尬新聞 台灣西部 首座竹製公車亭
圖/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你聽過「碳足跡」嗎?碳足跡指的是每樣物品在生產過程中的「排碳量」,由消費者端出發;過往「有煙囪才有汙染」的觀念不再適用,因此強調環保固碳的商品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冒出,而就在12月17日台灣西岸首座「以竹代木新型專利環保固碳竹公車亭」,在科博館的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正式啟用囉!
高固碳量 結合美學
由於竹的固碳量是木的4倍,整座公車亭至少使用18根竹材,保存了266公斤的碳。本次啟用的竹公車亭坐落於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入口前,亭頂結合竹藝美學,以輪口編技法手工編織而成,獨特外型融入竹山意象,希望進入竹山的遊客都能充分感受在地特色。
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保存車籠埔斷層地質剖面景觀,持續協助國內外地質相關研究,並以寓教於樂方式傳遞地震、地質及環境生態科普知識。下次來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參觀,別忘了和新啟用的環保固碳竹公車亭打個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