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中科院院士】 張杰 不畏疫情 快樂投入研究

文/記者潘旭、岑志連  |2021.12.12
1150觀看次
字級
台上深情表達,台下熱烈鼓掌、頻頻拍照……在中國大陸設立的「未來科學大獎」學術報告會中,獲獎的張杰為年輕學子分享物理學的最新研究。聚光燈下,他儼然是明星。圖/新華社
二○一七年,張杰(左三)和大陸中科院多位院士在「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上參觀和討論。圖/新華社
二○二一年,張杰(前排右一)和他帶領的超快電子衍射團隊在實驗室中合影。圖/新華社
位於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的張杰團隊使用的實驗裝置。圖/新華社
2016年,張杰在上海交通大學慶祝建校120年周年的紀念上會發表演說。圖/新華社
張杰在講座結束後與師生合影。圖/新華社

文/記者潘旭、岑志連 

台上深情表達,台下熱烈鼓掌、頻頻拍照……在中國大陸設立的「未來科學大獎」學術報告會中,獲獎的張杰為年輕學子分享物理學的最新研究。聚光燈下,他儼然是明星。

關於明星,張杰說,早些年曾擔任上海交大校長的他在機場受到熱烈追捧,年輕人舉著名牌,喊著名字,夾道歡迎。但不久後發現,原來歡迎的是一位與他同名同姓的歌手。說到此處,張杰笑了。看得出來,他並不在意這些。

在學校,他被學生稱為「杰哥」。在他任職的十多年裡,「杰哥」就是校長的代名詞,甚至讓人忽略了他另一個身分︱︱大陸中科院院士。

在卸任校長五年後的今天,張杰榮獲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這時有人才發現,他的科研成果是那麼硬核(有一定難度和門檻)。科研裝置在升級、研究成果在進步,但不變的是他享受物理學這個舞台,這也是他真正在意的事。

變與不變應「聚變」

中國大陸的「未來科學大獎」設立於二○一六年,是由科學家、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的民間科學獎項,評審體系主要參考諾貝爾獎、圖靈獎等國際著名獎項。

此前的獲獎者名單可謂星光熠熠:袁隆平、潘建偉、王振義……今年的獲獎者裡,除了張杰外,還有對芯片製造作出理論貢獻的施敏,以及對SARS診斷、病毒分離作出貢獻的袁國勇和裴偉士。

張杰所獲「物質科學獎」的科研成果聽上去很專業:通過調控激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產生精確可控的超短脈衝快電子束,並將其應用於實現超高時空分辨高能電子衍射成像,和激光核聚變的快點火研究。

簡言之,他用電子束做了兩件事,一是激光核聚變的快點火,二是探索物質結構。這兩件事,他的團隊一做,做了二十年。

「因為人類的終極能源,至少目前來看,是聚變能源,研究它是物理學者該做的事。」在跟記者講述複雜原理前,張杰先開門見山地介紹研究目的。他還歸納成了八個字︱︱他經常用的學術報告標題︱︱未來已來,唯變不變。

二十年裡,團隊研究成果一直在「變」:在快電子束產生和應用方面,實現對快電子束發射方向與能量的精確調控,實現表面自生電磁場對快電子束的引導和聚焦,以及超高時空分辨的兆電子伏特電子衍射與成像等。

二十年裡,團隊的研究裝置也在「變」。他們研製的超短脈衝兆電子伏特電子衍射與成像裝置,達到了亞埃(一埃等於百億分之一米)級的空間分辨能力,並將時間分辨能力提高到創紀錄的五十飛秒(一飛秒等於一千萬億分之一秒)。

採訪時,張杰指著實驗室裡的一台數米長的管狀裝置說,「這是加速電子束的另一台『槍』,打的速度更快。」

據介紹,激光核聚變是由燃料壓縮和加熱兩個階段組成的。快速點火方法將燃料點火與壓縮分開,使這兩個過程可以獨立優化,同時避免不穩定性,並實現聚變反應。

小實驗室的大宇宙

「物理學家的責任,就是解決人類社會面臨的根本挑戰,以及探索自然界中最不可理解的奧祕。」這番話,張杰對記者說後,又在未來科學大獎學術報告會的舞台上對學生說了一次。

在上海交大閔行校區的一間地下一層的實驗室,約一百平方公尺的空間裡放置了一系列與電子束研究相關的設備,剩下空間寥寥。在這個實驗室裡,張杰放眼兩個問題,一是人類的短期需要,如聚變能源;二是人類科學的未來,如物質結構探索,這兩者也正是他獲獎的成果,也是上述這番話的實踐。

「在過去的一百年裡,人類通過電子顯微鏡等去了解物質的結構,我們希望在電子顯微鏡的三維高空間分辨之外,再加上一維高時間分辨,這樣就能知道每個時刻物質在如何變化。」張杰說。

利用不斷更新的實驗裝置,張杰團隊與合作者成功地實現了超快光場對量子材料維度的調控,觀察到瞬態的光致新奇物態;實現了對光誘導的新型相變,以及單分子成像等重要物理與化學瞬態過程的觀測。



關於未來科學大獎

2021年9月12日,未來科學大獎揭曉,除了張杰榮獲「物質科學獎」,香港的袁國勇和裴偉士獲得「生命科學獎」,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施敏,榮獲「數學與電腦科學獎」。

1956年出生於香港的袁國勇,1998年獲得香港大學博士學位,現為香港大學教授。裴偉士,1949年出生於斯里蘭卡,1981年獲得牛津大學博士學位,也任教於香港大學。兩人的研究小組於2003年治療了香港第一例SARS患者,並從臨床標本中分離出冠狀病毒(SARS-COV-1),為設計診斷和病症鑑定提供了必要資訊。

1936年出生於南京的施敏,1957年畢業於台灣大學電機系,1963年榮獲史丹福大學電機工程博士。曾任職於美國貝爾實驗室,現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榮譽講座教授,以及美國史丹福大學電機系顧問教授。

施敏於1967年在美國與姜大元博士共同發表第一篇關於非揮發性記憶體的論文「浮閘非揮發性半導體記憶體細胞元件」,隨後由貝爾實驗室取得專利。此次獲獎是他1968年至1969年期間在新竹交通大學(陽明交大)期間完成的成果。

施敏對跨金屬/半導體(金/半)的傳輸理論和實踐,做出基礎性和開創性的貢獻,不僅奠定歐姆和蕭特基(歐/蕭)接觸的科學理論基礎,並且開啟了製造近代半導體器件的可擴充套件途徑。在接下來的50年中,它們被廣泛用於計算、通訊、感測、控制、成像和記憶之晶片電路的製造,對人類生活和文明有巨大貢獻。此外,他的研究專著《半導體元件物理學》,是全球半導體和積體電路研究人員「必學」之書。

在現場連線中,施敏提到,愛因斯坦發表第一個重要工作時年僅26歲,貝爾發明電話時29歲,「希望年輕人多多從事科學研究,尤其二、三十歲時是最有創造力的時候。」



著眼未來的 「明日之星」

「我是一個快樂的人,快樂的祕訣就在於用研究的思惟,對待生活中的一切,這樣的每天都會充滿歡樂。」張杰在報告會上說。

二○二○年初疫情嚴重時,張杰與團隊其他成員攜帶一千個口罩,往返於隔離酒店與實驗現場之間,在嚴格遵守防疫規定的前提下,堅持進行實驗研究,樂此不疲。 

「國家對科技創新愈來愈重視,大部分科研工作者都像我一樣,不是苦行僧修行一般地做學術,而是自發地、快樂地投入。」張杰說。

張杰年幼時,孵小雞的自然現象和煮牛奶的生活常識,讓他對科學充滿興趣,張杰的父母也呵護著他的興趣。如今,他堅持在給本科生上課,給上海交大對口幫扶地區的孩子遠程授課,給學生作各類講座……幾乎用同樣的方式,激發、呵護學生的興趣。

講座結束後,張杰還會習慣性地走到台下,和學生們一同開懷合影。照片裡,學生「粉絲」們舉著愛心形狀和印有勵志話語的牌子。

不久前,未來科學大獎的一位企業家創始人對張杰說,設置這個獎項的目的是向科研工作者致敬,因為自己兒時曾有一個成為科學家的夢想,也至今崇拜那些著眼未來的「明日之星」。

從台上到台下,在「變」與「不變」之下,科研工作者張杰成了明星。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