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裡有一句話:「落了一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拿它來形容雪可真貼切。想想大地無法抹去的污穢,就用皚皚白雪蓋住它,於是天地之間,就顯得一片祥和與清淨的景象。
唐朝詩人柳宗元有一首非常膾炙人口的詩〈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記得有人曾經質疑:下雪的寒江如何能釣得到魚?其實詩人只是想要表現沒有飛鳥也沒有人跡,只有一個在下雪的寒江中獨釣的老翁等等孤寂的意境罷了!
除了詩人,歷代許多畫家也很喜歡以雪作為題材入畫。
然而畫雪有個難處,如同畫雲、畫水一般,畫的不是雪的本身,畫的是背景。比如畫遠方的雪山,下筆處卻是天空,因為雪山是靠天空襯托出來的。
因此必須先想像雪山就在那裡,就在紙上,下筆是虛處,畫出的卻是實像。虛與實,事實上是相生的。
除了預先留白的畫法外,古人另外用一種「灑粉法」來畫雪。灑粉法又叫「彈粉法」,把鉛粉彈落在畫面上,表現出雪花的輕盈飛舞的樣子。這種畫雪的方法,始自唐代中葉,是比較早的一種技法,現在的國畫家還繼續使用。當然也有人將這兩種畫雪的方法,在一幅圖畫上並用。
「黃龍瑞雪」這幅畫,是畫我到黃龍旅遊看到的景象。我先將積雪處預留空白,上色時在空白處再覆上一層鉛粉,鉛粉需有濃淡,不能一片死白,如此畫面才不至顯得呆滯,當然更不能不留白而硬塗上一層白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