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佩梅
「老師好!」遠遠就聽到筱智爽朗的問候語,他因為出生時腦部缺氧,造成腦性麻痺及多重障礙,如今行動都必須靠支架或輪椅。然而,在高中校園還會如此大聲和每一位老師打招呼,同時露出八顆牙齒的燦爛微笑並不多見,因此,全校老師幾乎都認識他。
那天是個豔陽高照的好天氣,我在辦公室外的走廊遇見筱智,他正在澆花,必須單手扶著支架,用另一手拿澆花器澆灌。我見狀有些擔心,便上前扶他一把,這才和他聊開來。
他說,最喜歡的作家是杏林子,能無視自己身體的不便,抱持著「困境是化了妝的祝福」的精神。此外,每天澆花、看著它們成長,有如自己也吸收了充足的養分和能量,不畏艱難日益茁壯!
隔幾天,我們又在圖書館前相遇,他來借書並請教英文老師問題。看他一步一跺地行走,總有分心疼,疑惑地問他:「筱智,難道你天生就這麼樂觀開朗嗎?」 他這時才將招牌笑容稍稍收起,向我娓娓道來。
筱智說,其實一開始他也是每天抱怨,大喊:「為什麼是我?」甚至到九歲才學會自己洗澡。有一天,他又在大肆抱怨,甚至哭泣不已,母親安撫完他的情緒後,溫柔地說:「其實你很幸福啊!你看大家都這麼愛你,不論家人、朋友、老師,都全心全意地關心、照顧你!」那一刻,他似乎被一棒敲醒了,從此「只看自己擁有的,不看自己沒有的」。
「快樂也是過一天,痛苦也是過一天。我決定要戴著歡喜的笑容,讓自己開心過每一天!」筱智說。
因為喜歡和人群接觸,他選擇就讀交大人文學系。在大學時便以自己為例,寫出一篇為弱勢發聲的論文,並成為首位踏上國際舞台的腦麻學生,搭著飛機,經過幾番周折,前往瑞典發表論文,希望能讓全世界關注身障者的權益!
現在,他已經從研究所畢業,成為立法委員的助理。為了不落人後,每天早上五點起床爬梳資料,希望能修法讓身障者在學校上體育課時,不再只能是「邊緣人」!
我相信每個生命自有其出路,只要堅持到底,就能成為一個更強大的自己。 如同筱智般,坐著插有一支小國旗的電動輪椅,穿梭在立法院間,為弱勢團體發聲,相信他自己也因此得到了最充實的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