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何佩梅
在吹熄最後一根蠟燭時,感謝家人為我慶生,還收到來自四面八方朋友的祝福,連學生的一句:「老師:生日快樂」都備感幸福。因為知道在世界的各角落裡,有人想到你,有人記得你,這些祝福將如燭火般,雖會燒盡,卻不熄滅。因為火種在我心中,生生不息!
上個月,我經歷了外子面臨生死交關的當口,在急診室閱盡人生百態,不分年齡、沒有預警,生命隨時可以油盡燈枯,走向盡頭;不論貧富貴賤,人人都是平等的。
我更警醒到:凡是想做的事就放膽去做,不要等「以後」。工作的能力要培養與學習,而享受人生的能力,也需要學習與提升。何況人生的下半場已然展開,應該每天做一些小小的,卻又能使自己快樂的事,保持自己靈動活潑的心境,因此,我許下了三個心願!
首先,我要開始「深交朋友」:今年的母親節提前一天慶祝,因為家人都有要事出門。當天獨守空閨之餘,拿起拖把拖地。縱使層層汙垢被清除殆盡,心裡卻哀怨叢生,好端端的佳節,卻在這裡做苦力,不禁胃部翻騰絞痛,難耐不已。好友說:「我看是心痛吧!何必委屈自己,何不出門去看場電影,或逛街購物,犒賞自己一下。」這智慧的話語,立刻驚醒夢中人,不再哀怨悲歎。朋友可以是一面清澈的鏡子,適時的陪伴,醍醐灌頂的安慰,使我心境轉彎,心念一轉,路更寬,天地也隨之開闊燦美。
其次是「持續運動」:人到中年,器官呈現中古狀態,最好的保養方式便是運動。上周和好友去爬七星山,石階如天梯般綿延不絕,我們邊走邊聊,兩個小時後登上一千一百公尺的峰頂,放眼盡是山巒層疊、綠野如茵。這一步一腳印,攻頂的過程,雖不免氣喘如牛、揮汗如雨,然而五臟六腑卻如乾洗般熨燙妥貼,八萬七千個毛孔無不酣暢自如。運動雖不見得使人長生不老,卻可以使身體輕快舒暢,體會年輕的活力與自在。
最後是「培養興趣」:為家庭、工作忙了半輩子,常常忘了自己是誰?想起小時候,個性內向的我,鄰居小孩在空地上玩捉迷藏、鬼抓人時,我總是一個人默默在家中畫畫,甚至拿哥哥的課本,在黑板上一遍一遍的抄寫,雖然顯得孤僻沉滯,但也在看似荒漠的童年中,為自己灌溉滋養,找到心靈的出口。
現在孩子大了,各個有自己的一片天地,更要每天空出一點時間,培養嗜好,取悅自己。不管是畫畫、寫作、攝影、旅遊……趁著現在,養成興趣、形成習慣。晚飯後無論是一杯清茶,或去公園散步,和朋友聊天,都是可以無限重複的簡單快樂。
人生的下半場,應該多花些時間深耕心田,隨時可以給自己一段tea time時光,沉浸其中,孤單而不寂寞,寧靜而自在。
要多給自己一些空間,讓我們為自己種下深耕生活的苗圃,用清新去灌溉,自在去施肥,自然可以享受生命中的歲月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