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何佩梅
偶然間看到某單位年度模範母親遴選報名表,標準條件如下:素行良好,五十五歲以上。令我不解的是第二項:子女相關優異表現或成就的證明文件,例如:獎狀、獎盃、獎牌、任職令等,或從事社會公益相關證明,例如:感謝函、感謝狀等。
這讓我感到匪夷所思,符合這兩項的就是世人眼中的模範母親?
如果子女沒有任何優異表現或成就的證明,但是他們樂於付出,傾其所能無私奉獻,成為社會上的小小螺絲釘,深深影響子女或世人,卻無法有表揚的機會?
我好友的兒子是重度自閉症,如今已十八歲,卻從未喊過她一聲:「媽咪」。他活在自我構築的高牆裡,無人能敲門進入。好友夫妻兩人從孩子出生就到處去上課、看書,請教專家,想解開這謎團。但是先天基因強大,似乎難以撼動孩子的頑固。他可以獨自在沙堆玩沙一整天,任你如何勸說都不肯走;可以用拳頭不斷敲打牆壁表達憤怒,就是無法猜透他在生什麼氣?
夫妻兩人在他小學四年級時,連哄帶逼迫的,教會他打字,花了整整一年,他終於可以藉打字稍稍表達片段的想法,他們母子之間終於有了些微的連繫。那天孩子在鍵盤上敲出「吃東西」,她不顧自己已工作十二個小時的疲累,立刻載他去買他喜歡的食物,一路上他高喊「吃東西!吃東西!」即使大雨滂沱,她只覺得那是天籟,世界上最美妙的聲音!
回家後和先生商量,她成立了「星兒協會」,想幫助更多自閉症的家庭,並將這些年教養的心得集結成書。到現在十年過去,她罹患癌症末期,孩子只開過那次口,之後仍是在自己的世界裡游移。甚至她化療回來,身體虛弱到發抖,孩子仍然為了心中所想不斷敲打牆壁,她只好將孩子的手包上布巾,一來怕孩子受傷,二來怕吵到鄰居。
從她及這群母親的身上,我看到不求回報的犧牲奉獻,同理共情的無私無我,至高純真的母愛典範。但她們的孩子,無法贏得一張獎狀,無法取得高人一等的社會地位,甚至連照顧自己都是個問號。這群母親從不因此而怨天尤人,只知道不斷尋求方法,互相交流請益,打氣鼓勵,讓我看到世上最美善的循環。我相信這就是真正的模範母親,無需外界的頒獎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