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美尼亞 壯觀的都在後面

戴定國 |2007.11.24
1263觀看次
字級

 沉重的歷史 彷彿孔雀華麗的尾巴

歐亞交界、高加索山區的亞美尼亞,一向默默無聞,近來卻成為國際新聞頭條。原來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通過決議案,將90幾年前150萬亞美尼亞人遭鄂圖曼帝國殺害的事件界定為種族屠殺。土耳其大為光火,聲稱當時是亞美尼亞爭取獨立而引發衝突,死亡人數僅30萬,是戰亂造成,不是種族屠殺。

亞美尼亞全盛時期約在西元前50年,是當地最強大的富國之一,後來陸續被希臘、羅馬、蒙古、波斯、鄂圖曼土耳其、俄國侵略征服。亞美尼亞面積比台灣還小,傳說中,諾亞方舟停靠的亞拉臘山,位於亞美尼亞邊境(最高峰在土耳其),甚至傳說伊甸園就在此,首都葉里溫是諾亞建立的城市,早期領袖哈伊克是諾亞第五代子孫。亞美尼亞傳統習俗,男孩子到了十三歲,父親就會帶他去看方舟。亞美尼亞祭司頭上的尖頂黑帽子,象徵亞拉臘山。

傳說歸傳說,但亞美尼亞是第一個將基督教列為國教的國家,時為西元301年,比羅馬帝國的380年還早。但因被伊斯蘭國家包圍,一直是高加索地區動盪不安的火藥庫。

亞美尼亞歷史是個沉重的包袱。詩人耶敏(Gevork Emin)將亞美尼亞人及其歷史比喻成孔雀及其華麗的尾巴,所有壯觀的都在後面:亞美尼亞擁有千年卓越的建築、音樂、數學、科學及文學,卻未獲得適當讚頌。

亞美尼亞人有一套精密的數學定律,比伽利略早幾百年發現地球自轉;製造米格機的是俄籍亞美尼亞人,發明特殊油墨印刷美鈔的也是亞美尼亞人。中世紀音樂、近東地區與地中海東岸的幾座知名大清真寺、梁式拱頂教堂,都是亞美尼亞人的藝術表現。但就像阿尼大教堂一樣,亞美尼亞人曾締造的絢麗歷史,卻遭遇令人震撼的悲慘命運。

世界上除了吉普賽人、猶太人,亞美尼亞也是流浪的民族。

16世紀,被波斯、鄂圖曼帝國佔領,基督教遭大肆鎮壓,許多人離開家園,散居亞洲和非洲。19世紀被俄羅斯佔領,三度屠殺。一次大戰期間又遭土耳其屠殺,不少人移居俄國、敘利亞、埃及、巴爾幹、西歐及美國。編年史記載,亞美尼亞因為地理位置而不斷面臨的問題是:「位於十字路口,空曠而低下,每個過路者皆隨口吞噬,為所欲為。」

在伊朗,與土耳其、亞美尼亞交界處,古老的東正教堂Qara Kelissa(即黑教堂,The Black Church)傳說是12 門徒之一的聖達太於西元66年所建,當地亞美尼亞人相信他因散播福音而受難,埋葬於此。

如今,伊朗議會還為亞美尼亞基督教徒、拜火教徒和猶太人各留有一個議席。德黑蘭也有一個信仰基督教的亞美尼亞社區,在那兒酒是合法的,亞美尼亞婦女可以不戴頭巾。

在耶路撒冷,許多人知道舊城分為猶太教區、基督教區和伊斯蘭教區,卻不知道還有個亞美尼亞區(東正教)。四個截然不同的區域,在這個城市爭戰數百年。亞美尼亞區是歷史最久、最神秘的,高牆聳立,奉行聖詹姆斯修道院法則。

在黎巴嫩,亞美尼亞是少數民族中的最大族群,建於七世紀末的安佳(Anajar)古城是亞美尼亞人的第二個故鄉,附近的歐瑪雅遺址已列入聯合國文化遺產。貝魯特也彷彿流放亞美尼亞人的首都,大部分工商業掌控在他們手中。亞美尼亞最高宗主教卡雷金二世(Karekin II)一直致力不讓亞美尼亞人陷入當地紛爭及派系,但伊斯蘭教徒因為亞美尼亞人是基督徒而猜疑他們,基督徒則認為他們不忠於自己的膚色。

亞美尼亞人的共同觀念,詩人塞瓦克(Sevak)稱它為亞拉臘(Ararat),每個亞美尼亞家庭都懸掛這座山的圖像。報紙、書籍、商業、餐廳名稱、國家足球隊名,都叫亞拉臘。「這座山不只是個謎,而是信心的象徵,萬物存活的見證。」寫作《交會的所在-追尋亞美尼亞人的蹤跡》一書的菲利普‧馬斯登這麼說。

馬斯登也提到,俄國詩人奧西普.曼德爾斯譚(Osip Mandelstam)在亞美尼亞待了幾個月後,也領悟到亞拉臘獨特的存在意義:「我開發了自我的第六感,一種亞拉臘感應。不論命運領途何處,這個感應力已具有邏輯的存在,將常存我心。」

〈粉紅巴黎〉部落格曾記述一個16歲的亞美尼亞女孩,十年前隨著母親到法國,現在是高一學生,已精通五國語言:亞美尼亞語、俄語、法語、英語、西班牙語。中文,是她的第六國語言。這個世世代代遭驅逐、屠殺的民族,目前散居世界各地,不論命運領途何處,在各種領域中均奮發圖強,努力活下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