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後新農民】 海歸碩士回家種田 丁旦 文/記者陳春園、顧天成 |2021.10.24 語音朗讀 164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丁旦和父母討論輸往廣東銷售的大米產品特點。圖/新華社丁旦在公司文化牆前的留影。圖/新華社丁旦展示免洗大米產品。圖/新華社丁旦的母親手持兒子在英國利物浦大學的畢業證書。圖/新華社 文/記者陳春園、顧天成初遇丁旦,想把他和「海歸」對應起來,似乎並不容易。一百八十公分高的壯實個子,臉上架著一副黑框大眼鏡,衣服上、褲腿上滿是穀屑,活脫脫一個下地農民。不過,墨綠色工裝裡的貼身T恤上,赫然印著一排可愛的卡通向日葵圖案,掩飾不住他「九○後」的身分。土氣中透著洋氣,洋氣中散發朝氣,記者試圖走進這個年輕人的世界。丁旦的母親王秀萍,是中國農村婦女吃苦耐勞的典範,二○○七年,和當「教書先生」的丈夫丁奮勇創辦了糧油公司,進入糧食加工行業。經過十多年打拚,公司已成長為年產量四萬噸、產值人民幣二億元的省級龍頭企業,她也成為遠近聞名的「女強人」。二○一五年九月,兒子丁旦從英國利物浦大學消費者市場學碩士畢業。「本科畢業出國時,就沒想過待在國外;選擇專業,也是為了回公司接班。」異國雖好,終是他鄉。丁旦天生有著濃重的鄉土情結。丁旦說,選擇回鄉也源於倔強個性,不服輸。他常想:「我家的米品質這麼牛,沒理由賣不過別人!」但那天,他在電話裡把「回家種田」的想法告訴了家人,家中立刻「炸了鍋」。王秀萍焦急地說:「我和你爸辛苦一輩子,不就是圖你走出農村,在城裡好好生活嗎?」舅舅斥責道:「家裡花一百三十多萬塊錢(約新台幣五百六十多萬元)供你留學,你回來當農民,胡鬧!」經過幾番較量,大家只有各讓一步。王秀萍提出了一個條件,丁旦必須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個城市中選一個,求職待滿兩年,入職必須是現代企業。「直接回鄉接手企業,吃的是我的老本,接觸的是上一輩的人際圈、舊觀念。送他出國深造,逼他在大城市求職,就是為了不再吃沒文化、見識淺的虧。」王秀萍說。丁旦理解母親的用心良苦。畢業後,他隻身來到上海。那時,王秀萍只給了兒子一個月生活費。兩年的日子,丁旦在現代都市裡闖蕩,親歷著現代觀念的衝擊與碰撞。他在一家大型廣告傳媒公司上班,每天接觸各種不同層次的消費者,為大企業做產品市場定位和營銷策畫方案。二○一七年底,他結束「滬漂」生活,回到了家鄉高安市石腦鎮。不熟悉土地怎麼闖丁旦回鄉的第一件工作,不是賣米,而是種地。王秀萍說:「既然務農,就得從種地做起,不熟悉土地、糧食、農民,怎麼在農村闖天下。」加工廠以前做訂單農業,收別人的糧食加工,王秀萍早就希望建立自己的種糧基地,保證優質糧源。兒子回來正好一舉兩得。回鄉後,丁旦和公司普通員工一樣,拿著每月人民幣三千元的工資,開始在附近村鎮四處轉,流轉農田和荒地。二○一八年正月剛過,丁旦來到筠陽街道,召集七、八戶村民商談流轉土地。面對這個戴著眼鏡、彬彬有禮的毛頭小伙,村民滿臉不信任,一位村民劈頭便問:「不會是拿了地去套政府補貼吧?」丁旦以為帶足訂金,給足價格,土地流轉不是難事。經這麼一問,他的心一下子涼了一大截。商談不太順利,磨了一晚上,只簽下七十多畝地,其中還有三十多畝拋荒地。漸漸地,丁旦開始明白,和農民打交道得有「門道」、接「地氣」,和他們「一個鼻孔呼吸」。他脫掉皮鞋換上泥靴,脫下西裝披上工裝,見到村民,學會了嘴上抹蜜「老哥老嫂」、「大伯大媽」叫個不停。有一次,在汪家圩鄉流轉土地,為獲得村民信任,他連夜趕出了田地規畫方案,裝訂成冊,送到村民手中,並邀請他們來公司參觀。村民和鄉幹部開始熟悉這個年輕人,喜愛這個年輕人。二○一八年以後,公司流轉的土地從無到有,二千畝、六千畝、一萬二千畝……經過幾年發展,公司目前流轉土地及訂單農業的總面積已達五點九萬畝,全部用於種糧,「明星企業」的光環上又有了一個新頭銜——「種糧大戶」。適度失敗成功之母拿地難,種糧更難,丁旦和一起返鄉的高亮都是「門外漢」。二○一八年,瑞州街辦東方紅街道一塊二百多畝的荒田,由於對田塊情況不了解,又不懂及時追肥、放水,正常畝產千斤的產量只收了六百斤;當年,龍潭鎮樟樹橋村一塊二百多畝的地,種出的稻子品相不好,只有全部當飼料處理……丁旦開始向農校專家請教,注重科學種糧、綠色種糧,對土壤進行取樣檢測,測土配方,制定肥料配比,減少農藥用量,安裝殺蟲燈,使用引誘劑,對病蟲害提前預防,像照顧孩子般精心照顧稻子……適度的失敗才是成功之母。二○一九年,石腦鎮文家村一塊三百多畝的地裡,畝產終於達到了一千一百多斤。驗穀員看到金燦燦的稻子,簡直不敢相信,這是兩個九○後大學生種出來的。他讚歎說:「這是我今年驗到最漂亮的稻子!」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前一篇文章 【台寧公司董事長】 許金表 享受惠台政策的優惠 下一篇文章 【中國科學院院士】 黃維 帶領柔性電子技術革命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4【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5退休之後2025.05.0106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7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8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9比利時癌友 挑戰騎三輪車到上海2025.04.2910【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哀傷研究者】李昀鋆與她的小眾研究【科學家】張瑤 冒險向大海討科研樣本【九○後女機長】張世晴 女孩也能征服廣闊天空【汽車滾裝船員】王紅娟 人生只有一次 不妨大膽一些【愛心媽媽】陳玉文 為偏鄉兒撐起愛的天空【公益網紅】馬俊河 在網路上揪團植樹治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