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月主題徵文--巷弄】 走入桂花巷

文/陳招池 |2021.10.15
786觀看次
字級

文/陳招池

婆家在南庄老街,因地利之便,得以見證桂花巷的興衰。那是一條窄仄的巷道,比鹿港摸乳巷還寬些,從路口的洗衣巷迤邐數千步,兩旁小店面林立,每逢休假日,人潮如鯽,雜沓景象難以形容;而我最不愛湊熱鬧,無心登堂入室,但心中多了些遐思。

這次新冠病毒肆虐,南庄老街瞬間成為空街,桂花巷杳無人跡,商店紛紛拉下鐵門,只有少數仍作困獸之鬥;這時,我戴著兩層口罩挺進去一窺迷人殿堂,滿足一下偷窺的好奇心。

路口處南庄油麵映入眼簾,原來我堅持採購Q彈不糊的地方麵材,就在這裡製作,他的生意似乎不受疫情影響,供不應求;幾個工人忙進忙出,有的賣力搓揉麵粉,有的操作機器,有的負責打包販售,我也趁機買了兩斤回家。

多數商店關門大吉,但從店面懸掛的招牌得知,大多強調客家古早味,如粿仔鞘、客家麻糬、菜包、枝仔冰、桂花釀、菜脯乾、醃製紅麴鴨、野蜂蜜、鼠鞘粿、紅龜粄、肉餅……一條巷弄包辦各色美食,滿足饕客的口欲。

在巷內深處有一家小吃店,隱約冒著白煙,但有撲鼻的香蔥味,牽動了我的味蕾。走進店內,老闆娘方從打盹中驚醒,帶著惺忪睡眼問我用餐嗎?我看到檯子上裝著湯圓,就說:「來一碗客家湯圓吧!」大概來客稀少,老闆娘很大方,給了不少爆香的香菇肉片,雖物超所值,但心裡卻很酸楚。

這趟拜疫情之賜,得以悠閒漫步在充滿古早味的巷弄間,濃濃的鄉土情懷湧上心頭,讓我憶起兒時經歷過的踩踏菜脯、醃製菜乾、曝晒蘿蔔的種種印象,睹物思情,人事已非,不知那些長輩及玩伴如今安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