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奧運銅牌國手黃筱雯(右)與兩位感染科專家黃立民(中)呂俊毅醫師(左)同台,宣導「新左流右肺,全面防禦主動出擊」用打疫苗戰勝病毒。圖/記者陳玲芳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新冠疫情未歇,流感季節將屆,面對新冠肺炎與流感的雙重夾擊,專家提醒年長及慢性病等高危險族群,應積極主動出擊,除了接種新冠及流感疫苗,建議應與醫師討論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的必要性。為強化全民防護觀念,今年流感季前夕,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特以「新・左流右肺,全面防禦、主動出擊」為衛教主軸,邀請拳擊國手黃筱雯擔任衛教宣導大使。
新冠疫情威脅尚未解除,面對即將到來的流感季,該如何全面防禦?李慶雲醫學文教基金董事長、感染科專家黃立民指出,根據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資料,截至9月11日美國單周死亡人數中逾1/5死因與肺炎、流感、COVID-19相關,流感與侵襲性肺炎鏈球菌肺炎感染問題仍不容小覷。
黃立民表示,國際預估新冠病毒今年冬天可能會被壓制,但其他呼吸道感染症是否會反撲,不得而知。因此除了新冠疫苗外,也要接種流感和肺炎鏈球菌疫苗。他表示,國際上對於3種疫苗的接種「間隔」無特別規定,但我國規定,接種新冠疫苗後須間隔一周,方能接種其他疫苗;因此建議打完新冠疫苗7天後,再同時接種流感與肺炎鏈球菌疫苗。
基金會執行長、台大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呂俊毅指出,肺炎鏈球菌平時多半潛伏在人類鼻腔中,當人體因感冒或免疫力下降時,肺炎鏈球菌便伺機而動。今年疾管署最新傳染病統計顯示,2021年全國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累積死亡數,為流感併發重症死亡的16倍之多。
今年基金會特別邀請東京奧運拳擊銅牌國手黃筱雯,擔任衛教宣導大使,提醒大眾做好防疫基本功之外,更要主動出擊,全面提升保護力,遠離重症威脅。首次擔任衛教宣導大使的黃筱雯分享,從小在阿公與阿嬤撐起的「保護傘」下長大,如今八十歲的阿公不但有心血管疾病、抽菸史,為肺炎鏈球菌感染的高危險族群,透過此次合作,也提醒她要更加留意自身與家人健康。
她有感而發:「對抗疫情、避免細菌、病毒的感染真的好比一場大型拳擊賽,賽場上除了抵禦對手猛烈攻擊,拳擊致勝的關鍵,更在看準時機,主動攻擊。」近日她將帶阿公前往醫療院所評估並與醫師諮詢疫苗施打問題,強調「該打就打,才能戰勝病毒;要打才會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