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全照護理念 為失智者打造愛的世界

陳玲芳 |2021.09.30
873觀看次
字級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愛的迴響」周年慶祝活動,相關人員在耕莘文教院歡聚一堂。圖/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呼應今年9月國際失智症月「認識他、找到他、關懷他、照顧他」主題,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在落實「四全照護」理念之餘,也期盼社會大眾共同關注失智症議題,及早診斷、及時治療,為失智症者打造充滿「愛」與「尊重」的世界。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今 (30) 日舉辦「愛的迴響」周年慶祝活動,歡慶基金會成立23周年,附設的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開辦20年。一路以來給予諸多支持與鼓勵的政府官員、學界人士、企業、社福團體、資深員工、家屬等相關人員在耕莘文教院共聚一堂。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執行長鄧世雄說,基金會開辦至今,一路上得到了許多來自不同階層、不同宗教、不同族群的幫助,「非常感謝這些愛的力量,增強了我們的信念」,並誓言秉持「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及「全人、全程、全家、全隊」四全照護理念,全心致力於關懷與照顧失智長輩。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董事長鍾安住指出,二十年前,天主教台北總教區、聖母聖心傳教修女會、永和耕莘醫院洞知灼見,因應高齡化的社會,看見失智照護的未來需求,合作成立了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走過二十年,設立的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榮獲梵蒂岡教廷評選為「千禧年全世界最有意義的100個計劃之一」。

總統府資政張博雅,感謝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2001年一起為「癡呆」正名為「失智症」努力。衛福部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指出,目前台灣約有29萬名失智者,有8成5的失智者居住在社區,且多由家庭照顧。累計至去年底,全國建置41處失智友善社區,形成社區資源網絡,主動關懷並協助失智症者及其家庭。

賈淑麗說,去年起受疫情影響,居家防疫期間,照顧者面臨更多挑戰與壓力,失智症者因認知功能、情緒調適能力下降,容易成為疫情的高危險族群。防疫期間,民眾要預防失智應多運動、多動腦、多吃地中海式飲食、維持健康體重,同時避免三高、抽菸、憂鬱、頭部外傷及聽力障礙,養成良好的自我健康習慣。若發現家人或社區民眾出現失智症早期徵兆,可尋求各地失智症共照中心協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