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夏工作室設計的中秋圖,融入了月餅典故和一貫的萌動物漫畫。圖/雙夏工作室提供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節慶一到,祝福訊息鋪天蓋地而來,其中不乏傳遞「台灣人守護各族群」等心意的圖卡,如家扶基金會自製的圖,逗趣地寫著月圓、臉圓、全家團圓,訴求幸福圓的概念,傳達關懷兒童的信念。
家扶基金會源自一九三七年,傳教士J.Calvitt Clarke在中國大陸華北一處小鎮帶回受戰爭波及的嬰孩,從此救助傷患、失家失依的孤兒,台灣成立家扶中心後,於一九八五年更名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員工透露,設計圖卡是想向社會大眾傳遞「家扶祝福的心意」。
致力於身障照顧的伊甸基金會也有中秋圖卡,伊甸由已故身障作家劉俠創辦,她捐出多年稿費,在民國七十一年底成立,圖卡引入《聖經》詩篇,祈禱上主保護你我直到永遠,祝福大家中秋平安。
關懷燒燙傷患與口腔癌友的陽光基金會則分享燒燙傷孩童的桌曆圖,感謝受助者的愛,讓他們能勇敢飛翔。
坊間還有發起公益計畫的文創團隊,繪製武財神中秋圖,不只結合詩詞,推動中華文化,也希望神明可以生活化;提倡護生的雙夏工作室,則在圖卡融入劉伯溫用月餅起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