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雲英
許多年前造訪澳洲黃金海岸一處鳥園,鳥園主人很自豪表示,每當下午四點左右,成群結隊的鳥兒便會從四面八方依約前來,完全不畏生停靠在遊客頭上和手臂供拍照,「很準時,就是這個時間點。」我們也真的見識到了,實在不可思議。
鳥兒有時間概念嗎?為什麼會在黃昏時分準時報到?主人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只有熱情款待盡地主之誼。這和我們的「國慶鳥」有異曲同工之妙,總在每年雙十國慶前後現身恆春半島──大量灰面鵟鷹過境南遷形成綿延的「鷹河」,是難得一見生態奇觀,愛鳥人士莫不趨之若鶩。
嬰兒也沒有時間觀念,但他們每四小時就會自動醒來討奶喝,好像張愛玲所說「時間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遲一步……」新生兒時期的孫女小多蜜便是如此守時,比寶島買的表還準,哪怕前一刻見她睡得深沉,時間一到,她就睜開那雙圓滾滾的眼睛,左顧右盼,然後放聲大哭,奶瓶一旦塞入嘴,馬上手舞足蹈,我屢試不爽。
曾有幼兒園老師對我說,她班上有些較敏感的小朋友,一到下午五點半就會拎著鞋子坐在門口翹首以盼,連最愛的卡通和點心也喚不回他們,「才兩歲多的幼兒耶。」老師們都嘖嘖稱奇,小小孩哪會知道現在幾點,當然也看不懂時鐘,但他們就是心知肚明:爸爸媽媽或阿公阿嬤這時差不多該出現了。
一歲三個月的小多蜜白天和奶奶相處甚歡,很少哭鬧,兒子媳婦在下班回來會立刻接手屬於他們的親子時間,但有時難免晚歸,超時過久,小多蜜便顯得焦躁不安,她會偏著頭喃喃自語:「爸比?媽咪?」也會搖搖晃晃走到門口大力拍擊,雖講不出完整句子,奶奶卻能讀懂她心思,小丫頭鐵定在想:「這麼晚了,爸比和媽咪怎麼還沒回來?」
很多時候我們會抱怨他人約會老是愛遲到、沒有時間觀念,看來應該師法鳥兒及嬰幼兒,他╲牠們比我們大人守時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