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落微光】 逆境中那張笑臉

文/何佩梅 |2021.08.04
729觀看次
字級

文/何佩梅

女兒八個月大時,因保母赴大陸掃墓,回來後再送到保母家,總是從早上哭到傍晚,我去接她時,聲音都沙啞了。幸好一段時間後,一位學生的家長楊太太,願意接手保母的工作。

剛開始女兒仍然不適應,啼哭不已,楊太太背著女兒到公園去散步,盡心地哄她,轉移她的注意力。在這樣的耐心和愛心照顧下,女兒才終於漸漸適應。

楊太太因為要照顧中風的婆婆而從事保母的工作,並在家裡經營機車停車場的副業。雖然先生數度負債,收入也不穩定,但她總是笑臉迎人。看見資源回收的老婆婆經過,總會邀她進屋裡吃一頓飯,還規定喝完湯才可以離開。

耳濡目染之下,女兒也學會幫忙照顧生意,一看見要停車的客人,就會以稚嫩的聲音說:「歡迎光臨!」看見下班來取車的客人,便會喊著:「辛苦您了,謝謝光臨!」

楊太太侍奉婆婆至孝,熬湯煮粥毫不馬虎,待女兒睡著時,便扶著老人家緩步行走,並不時幫忙按摩;她的一對兒女,也以此為榜樣,輪流照顧奶奶。

兩個孩子擠在一張小小的餐桌上寫功課,在人來人往的環境裡,卻能心無旁騖地讀書且名列前茅,並立志要拿獎學金以減輕母親的負擔 。

楊太太非常疼愛我家女兒,每次周六晚上接回家,周一早上送過去時,她總是三步併兩步地衝到大門口迎接,抱起女兒,心疼不已地對我說:「何老師,你都沒有好好給小瑜吃飯,才一天不見,臉都凹下去,瘦了好多!」讓我慚愧不已。

楊太太以堅毅的胸懷,寬大的愛心,為這個曾經風雨飄搖的家庭撐起一把大傘;在行有餘力時,不忘照顧比她更匱乏的人,言傳身教下,使兒女也懂得盡孝,對自己有責任感。

她那張圓潤的臉龐,在逆境中仍不改其笑容,在我的心目中,最是動人而美麗!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