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趣談】 李白作詩力薦仙人掌茶

文/柏如 |2021.07.05
2554觀看次
字級

文/柏如

被譽為詩仙的唐朝大詩人李白,除了寫飲酒詩,也愛好飲茶。

唐朝天寶三年(七四四),李白在金陵(南京)棲霞寺偶遇族侄中孚禪師,中孚禪師便以自己手製的仙人掌茶相贈。

中孚禪師原名李英,在當時的荊州(今湖北當陽)玉泉寺為僧,通佛理,善詞翰,尤喜品茶,還善製茶。據《玉泉寺志‧詞翰篇》中介紹:仙人掌茶產於「荊州玉泉寺」附近的「清溪諸山」,清溪諸山一帶環境優美,「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仙人掌茶即生於「此中石上,葉枝如碧玉,製成後,拳然重疊,其狀如手」,故名「仙人掌茶」。當時的玉泉寺住持和僧人經常飲仙人掌茶。

李白獲得來自荊州玉泉寺的仙人掌茶後十分開心,寫了這首詩〈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他在序文中寫道,以後的高僧大隱如能喝到這種茶,就是由中孚禪師及青蓮居士李白所寫的詩而知名!雖然,這樣的大言不慚有點令人無措,但也可見李白的率真個性了。

據說,這是名茶入詩的最早詩作。李白以雄奇豪放的詩句,把仙人掌茶的出處、品質、功效等作了詳細的描述,因此這首〈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也成為中國重要的茶葉資料和詠茶名篇之一。詩作如下:



常聞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如白鴉,倒懸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灑芳津,採服潤肌骨。

叢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

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

宗英乃禪伯,投贈有佳篇。

清鏡燭無鹽,顧慚西子妍。

朝坐有餘興,長吟播諸天。



今人能知道有仙人掌茶,要歸功於李白的詩作推薦。有人考據過,仙人掌茶屬於佛茶,出產該茶、位於玉泉山的玉泉寺早在戰國時代就被譽為「三楚名山」。玉泉山山勢顯赫,氣勢磅礴,山川壯觀,山林中更是經常雲霧繚繞,地下乳窟暗生,山麓右側更有清泉噴湧而出,水質清澈晶瑩,被譽為「珍珠泉」,泉邊的玉泉寺中就出產名為「仙人掌」的名茶,遠近馳名。

相傳玉泉寺早年曾遭逢戰亂大火,寺中二百餘名僧人死傷過半。時逢觀世音菩薩所派遣的一位仙人視察三峽水情途經此地,見此慘狀心生不忍,便以仙術讓焦黃的大地長出一株株青翠的茶樹;隨著茶樹的生長,那些葬身大火的僧人竟甦醒過來,寺院裡的僧人便採茶煮水給受傷僧人服用,不久,喝了仙茶的僧人傷勢都好轉了。

從此,玉泉寺有了茶園,由於其茶葉是由仙人出掌而有,再加上葉片的形狀似掌,為了紀念這一段事蹟,便將此茶名為「仙人掌茶」。

至今,仙人掌茶的緣起有好幾種說法,但這款名茶卻因為有了李白詩作的背書,而在中國的佛茶中,占有一席之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