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寓言】 北歐文學三傑:安徒生‧阿思緹‧楊笙

文/黃作炎 |2021.06.27
2432觀看次
字級
1869年的安徒生。圖/聯合文學提供
作者簡介 黃作炎 美國德州大傳研究所畢業。現為國際專業領隊、翻譯、大學兼任講師。著有《跟著電影去旅行》、《美國心電影夢》、《我的中東電影旅行》、《摩洛哥古城沙漠聖羅蘭》、《走讀俄羅斯》等書。譯有《料理科學》、《給魯蛇們的31道成功啟示》等書。圖/聯合文學提供
1956年的楊笙與嚕嚕米娃娃。圖/聯合文學提供
1960年的阿思緹。圖/聯合文學提供

文/黃作炎

人生若像是童話故事,醜小鴨、長襪皮皮、嚕嚕米,那有多精采、多幸福啊!

1.丹麥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on, 1805-1875)

丹麥文學家安徒生,他的作品包含詩集、劇本、小說、遊記,但最為世人所知的是他超過一百五十篇的童話創作,對「現代童話故事」影響深遠,像是:〈國王的新衣〉、〈人魚公主〉、〈紅鞋子〉、〈醜小鴨〉、〈賣火柴的女孩〉等等膾炙人口的童話,仍為當今世代家長床邊故事的好題材。

安徒生出生於歐登塞市,是皮鞋匠之子,從小就展現對戲劇的熱愛,十四歲隻身前往首都哥本哈根尋求演出機會。他在哥本哈根四處碰壁,後來才在贊助者科林的支持下,獲得學識訓練和進修的機會。

一八三○年接連出版三本《說給孩子們聽的故事》作品集,他以豐富的想像力,傳達對人生的奇想,喚醒世世代代人們內心深處,追尋夢想的勇氣。

他的童話世界裡,不光只有絢爛奪目、甜美的故事,也有不少令人驚怖的事物。那些故事不再依循從前所寫的模式,從此公主與王子過著幸福美滿的日子、善良一定戰勝邪惡之類的預言。結局未必是圓滿、美好,也未必是永遠幸福的。

畢竟,現實生活和人性的醜陋面,有時也帶著另一種省思與不完美。那些魔咒、交換、懲罰或死亡,都不再輕如粉紅色的泡沫。童話想讓人看見而且願意相信世界的美好;但安徒生的某些童話故事,似乎拋出這樣的疑問:世界真的是那樣的嗎?如果不是,人們要如何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呢?

安徒生在某些故事中強調宗教的力量,某些故事又流於感傷和悲情。無論如何,他確實是將自己的內心深處,丟進故事之中,面對問題沒有標準答案,讀者不必用理性去回答,全憑個人的感覺去探索。

安徒生說:「僅僅活著是不夠的,我需要自由、需要想像,還有用筆寫出我生活裡沒有的事。」安徒生擁有創作的夢想和堅持不懈的心,讓他成為不朽的傳奇,過一場如童話故事般的人生。一如他曾說:「我的人生是一則童話,精采而幸福。」

2.瑞典阿思緹(Astrid Lindgren, 1907-2002)

瑞典國寶級作家阿思緹,不僅從故事中關懷孩童,更積極關心社會議題,致力於兒童權益與動物保護法條,曾以一篇童話寓言體〈金錢世界裡的磅礡婆沙〉(Pomperipossa in Monismania ),諷刺瑞典政府的新稅法。

《美國的凱蒂》一書,則表達她對美國實施種族隔離主義的反感,這樣豪爽的氣魄,不僅有別於創作者,尤其是童書作者多數為政治不沾鍋的傳統,更以自身作為,直接展現在她的故事中,化為聰明、勇敢、正直、溫柔,勇於對抗強權、保護弱勢的女孩角色。

最膾炙人口的作品《長襪皮皮》(Pippi Långstrump)系列,是她婚後,在女兒生病時,開啟了創作的動力,也從此展開她身兼童書作家、童書編輯的美好年代。

長襪皮皮,以一種完全超出成人審美觀的狂野率性形象出現。在學校裡學生應該要守規矩才對,但皮皮常問老師很多問題。例如:「你才剛說過七加五是十二,那麼八加四,怎麼也等於是十二呢?哎呀,我又說『你』了,我該說『您』的,請原諒我!」之類讓老師好氣又好笑的故事。

阿思緹於二○○二年病逝於斯德哥爾摩,身後留下超過八十本著作,是瑞典的國寶級作家,也是現代新女性典範。有部電影《當幸福提早來》(Becoming Astrid),就是根據她真實人生改編而成的。

阿思緹青少年時期在瑞典的小村莊裡成長,正如她筆下女孩,聰明、勇敢卻有著叛逆不羈的性格。在當地報社實習工作,卻突如其來地未婚懷孕,使家族蒙羞,阿思緹被迫將孩子祕密寄養異地。難捨與自己的孩子分離,阿思緹努力自學、打工,三年的分離,再重逢時,孩子卻不願意喚她一聲「媽媽」。

阿思緹靠著更多的愛心與耐心,修復母子關係。原本崎嶇的人生,她卻發揮豐富的想像力,變成有趣的故事。她開始給孩子說一個又一個有趣的故事,這些都成為書寫兒童故事的素材。一切的挑戰與心路歷程,她將之轉化成童話故事人物勇敢的性格。

在僵化的社會裡,她和筆下的皮皮一樣,保有心中那分純真、樂觀,即使生命充滿曲折挫敗,也有傷痛別離,她仍相信:永遠要調皮過日子,做最快樂的自己!

她開心地活在當下,常常做回孩子的樣式,天真無邪,盡情地在人間快意玩耍。她真實的生命經驗,與《長襪皮皮》一樣,帶給我們好多勇氣與歡笑。

3.芬蘭楊笙(Tove Jansson, 1914-2001)

在北歐與世隔絕的嚕嚕米谷裡,住著「嚕嚕米」一家人:身材圓潤、勇敢單純的嚕嚕米、溫柔又值得信賴的嚕嚕米媽媽、總是思考深奧哲學的嚕嚕米爸爸。森林裡的嚕嚕米谷裡,他和朋友對嚕嚕米谷附近的環境感到好奇,富有冒險精神,圍繞著他們的是千奇百怪的事件以及種種探險故事。

楊笙自一九四五年創造出嚕嚕米這個角色後,從傳統的民間文學汲取養分,將傳說故事再創作,把北歐獨特的人文、大自然中神奇的精靈,賦於新的生命,在楊笙的畫作中不斷進化、創作,嚕嚕米就一直是陪伴小孩子成長、大孩子愛不釋手的最佳收藏品,老少咸宜的文創品。

一九一四年出生於芬蘭的楊笙,父親是雕刻家,母親則是畫家兼設計師。兒時的楊笙喜歡沉浸在幻想中、愛開玩笑、總是惡作劇,和她筆下的角色「小美」如出一轍。

楊笙十三歲時,就在雜誌刊載詩文與插畫,也創作諷刺畫針砭時事。一九四五年,楊笙完成她的小說處女作《嚕嚕米與大洪水》,是現在世界知名經典的「嚕嚕米」系列開端。直到一九五四年,楊笙在倫敦的《晚間新聞》開始連載漫畫後,嚕嚕米熱潮才真正展開。據統計,嚕嚕米系列至今已有超過三十四種語言譯本;於一九五二年獲頒斯德哥爾摩最佳兒童讀物獎,一九六六年榮獲兒童文學界最高榮譽的國際安徒生大獎。

楊笙於一九七六年得到芬蘭的三大官方勳章之一的芬蘭獎章,成為國際上代表芬蘭的作家。二○○一年六月二日,她因病去世於芬蘭赫爾辛基,享年八十六歲。然而,她用熱情和生命力,創作出的嚕嚕米奇幻世界,仍然以另一種方式,在全球各地源源不絕地重現,像是:手機吊飾、鉛筆盒、餐盤、杯子、衣服等等文創品,讓嚕嚕米再次被看見。

(摘自《光影北歐──跟著電影去旅行》,聯合文學出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