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林立浩
01
研究英式紅茶有20年資歷的Kelly(楊玉琴),曾為許多企業或品牌擔任紅茶講師及顧問。她從茶具、點心、布置與文化和生活哲學,介紹英國人聰明的「休息一下」精神。她說:
「長久以來我們只被教導如何努力、卻很少人告訴我們如何休息。」
02
80歲的退休醫師莊靜芬,是抗癌專家莊淑旂的女兒。母親的「今天的疲勞今天消除」哲學,影響她甚深。她連年挑戰全馬賽事,仍保有少女般的好膚質,「養生,其實就是讓自己活得開心!」對於養生之道,她說:
「臭臉是長期壓力的結果。每天消除壓力,你就不會有倦態,可以笑臉迎人。」
03
75歲的加拿大長輩Joan MacDonald,Ig超過136萬人追蹤,她在5年前開始健身,5年後減去30公斤,用健康的體態與自信人生觀,鼓勵每一個人。她也曾分享「若能回到過去,給自己的人生建議」,她說:
「在你忙著照顧身邊所有人的時候,也別忘了照顧好自己。」
04
趙啟麟是啟動文化出版社總編輯,也是博客來OKAPI專欄作家,他喜愛古典詩詞,著有《唐詩鑑賞辭典》、《唐宋詞鑑賞辭典》等系列套書。對於現代人在50幾歲的時候可能還沒退休,他說:
「適時放掉不是真的那麼重要的東西,多找尋可以發自內心的快樂。」
05
伊森.克洛斯博士(Ethan Kross)是美國研究如何控制意識的世界的專家。他曾在白宮參與政策討論,也曾接受CBS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晚間新聞、早安美國等媒體訪問。他在《強大內心的自我對話習慣》寫道:
「自我對話,可以是我們的最佳教練,讓我們有超水準演出;但也可能讓人拖垮表現。」
06
國際教育組織「遠山呼喚」共同創辦人林子鈞,獲2021年《天下雜誌》評選為未來領袖。同年,她發起「亞洲NGO人才學校」,前往越南、柬埔寨、印尼、緬甸開啟服務新篇章。她說:
「『壯遊』是為了看見別人怎麼活著,每一次獨立思考、每一次選擇,都在建構屬於自己的世界觀。」
07
鮑金勇是中國大陸生涯發展指導師,他熱心幫助大學生和職場新人成長10餘年,面授學生超過2萬人,在線解答疑問超過1萬人次。他在《世界很喪,但你要為自己撐下去》寫道:
「求職應該是一種追求,而不是乞求。沒有自我的人生何來希望和幸福?」
08
新生代創作歌手蔡佩軒,因為熱愛唱歌、音樂,在2016年就讀英屬哥倫比亞大學藥學系的課餘時間,克服時差問題,在網路上直播自彈自唱,分享上百部影片,累積觀看次數超過1.3億,獲得廣大回響。她說:
「堅持不是一個長跑,它是很多一個接一個的短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