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自在】 生命的永續經營與世界的永續經營(四)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2021.06.20
1350觀看次
字級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溫室效應」造成的影響

全球暖化導致地表的氣溫逐年升高,造成的不良影響包括:極地冰原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沒較低窪的沿海陸地以及小型海島,衝擊低地國以及多數國家沿海精華區域,造成全球氣候變遷,導致不正常的暴雨或乾旱現象,以及沙漠化現象擴大,對於生態體系、水土資源、人類社經活動與生命安全等等都造成極大的傷害。

暖化現象對台灣的影響則包括:海平面上升,增加海水倒灌機會,縮少陸地使用面積,嚴重衝擊淺海養殖業生態。若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一倍,將會對棉花、黃瓜、稻米等作物造成減產影響。而且氣溫上升,降雨量減少,玉米將減產10~20%、小麥減產7~8%,整體農作面積將逐漸減少。溫度升高可能導致漢他病毒、腦炎、登革熱、過敏性氣喘等疾病增加的機率。

我們來看一下二十世紀(1901~2000年)的人為溫室效應:(1)地面平均氣溫,全球增加0.6±0.2℃,台灣增加1.1± 0.4℃,(2)全球海平面平均增加0.1~0.2 m,(3)北半球中、高緯度的雨、雪量增加5~10%,(4)大多數非極區的陸上冰川明顯縮小、縮短,(5)北半球的雪覆蓋率自一九六○年後約減少10%,(6)從一九七○年以後台灣相對溼度明顯減少,霧已從大城市消失,(7)自一九七○年以後全台灣甚至外島的毛毛雨都明顯地減少,降雨時數(日數)因而減少約30%,總雨量沒有明顯變化,降雨強度則增加30%,(8)其他氣候現象的變化也非常明顯,包括颱風、龍捲風、冰雹、雷電等等。

未來的的氣候變化會更加惡劣,根據氣候變化的趨勢來預測,二十一世紀全球增溫將高達二十世紀的三至六倍,亦即1.8~4.0℃。海平面將會上升28~43公分,極高溫的日數會增加,極低溫的日數會減少,中、高緯度的雨、雪會持續增加,旱災也更嚴重。

生態與環境倫理課題的興起

自從工業革命以來,地球的生態環境就開始不斷遭到人類劇烈的摧殘,而且愈來愈嚴重,終於導致地球嚴重生病了,就如上文中所述,現在地球的自然生態環境出現了很多「病徵」,好像在不斷地感冒、發燒,甚至於打擺子。

因此,如何好好地愛護、善待我們的地球就成了當務之急。檢視現行的環保措施,包括汙染防治及生態保護等等,大都仍然只停留在治標的層次上面,還必須要有突破性的觀點與做法,而重新認識、深入地了解大自然生態,以及徹底改變人類對待自然環境的態度與做法才是根本之計。

美國海洋生物學家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 1907~1964),於一九六二年出版了一本影響極為深遠的著作:《Silent Spring (寂靜的春天)》,促發了美國以至於全世界環保意識的抬頭與環保事業的興起。其實,在此之前她已經寫了六本書,也都是關懷地球自然生態的問題,其中二本代表著作是《The Sea Around Us(周遭之海)》(1952)、《The Edge of the Sea(海之濱)》(1955)。

一九七○年代,美國校園裡興起了以環境保護為主題的草根環保運動,一九七○年四月二十二日,在美國各地總共有超過二千萬人參與了環境保護運動,這次運動的成功使得在每年四月二十二日組織環保活動成為一種慣例,這也是「世界地球日(Earth Day)」的由來。一九九○年代,這項活動從美國走向世界,成為全世界環保主義者的環境保護宣傳日,在四月二十二日這一天世界各地以不同的方式宣傳和實踐環境保護的觀念。

在面對地球的自然生態環境不斷地惡化的情況下,有關環境倫理的思考與反省,以及環境倫理等學術研究領域之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是響應了瑞秋.卡森等科學家的呼籲以及一九七○年第一次世界地球日之類的事件,當時的環境保護主義者開始敦促科學家與哲學家們,關注及思考與地球環境問題相關的自然生態與倫理哲學問題。

歐美各國的學者與學術界在一九七○年代,開始關注及重視「生態學」的課題,而且將「生態」與「環境」連結到「倫理哲學」來思考與反省,於是「環境倫理學、生態倫理學、自然生態學、大地生態學、深層生態學等等有關生態環境的學科應運而生,而且相當程度地呼應了大乘佛教的生態主張。

考「生態學(ecology)」此一名詞早在十九世紀中葉就出現了,最早是由德國生物學家赫克爾(E. Haeckel)於一八六九年提出,按"ecology"一字是由希臘文"ôikos"和"logos"兩個字根所組成,前者之意為「居住的場所」,指我們所居住的周遭環境,後者係指所研究的學科。當時赫克爾為"ecology"所下的義是:「生態學是動物對有機與無機環境的全部關係。」後來有許多學者都對「生態學」提出各種不同的解釋;如今,最簡要而且為大眾所採用的定義是:「研究生物與其周圍環境之間相互關懷的科學。」(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