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說

整理/曹智宏 |2021.06.10
4000觀看次
字級

整理/曹智宏

1陪伴台灣民眾超過半世紀的氣象先生任立渝,5月31日在TVBS播報最後一次氣象後,光榮退休。1993年從氣象局退休後,任立渝在不同電視台播報天氣,人生中播報過大約500次颱風資訊。他對年輕後輩分享兩件事:

「首先,要知道自己的能力,並且想辦法提升自己的本領;再來則是要記得,吃虧就是占便宜。」

2克莉絲緹亞娜菲格雷斯、湯姆里維特-卡納克為催生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的擘畫者,兩人在共同書寫的《我們可以選擇的未來──拯救氣候危機》書中,寫到每次談到「環保」,許多人都會想到是保護北極熊、冰川、森林、海洋等,但他們卻破除迷思,直指:

「環保,最終要保護的,不是環境,而是人類」。

3袁隆平是中國大陸雜交水稻育種專家,對雜交水稻品種的研究,令中國大陸和世界各地的糧產增加,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而身材瘦小的他在人民眼中是解決饑荒的英雄。他生前送給年輕科研工作者的成長祕訣——唯有實踐,方不辜負真理:

「書本裡長不出水稻,只有田裡才長得出水稻。」

4曾是無憂貴婦的郭葉珍,經歷老公財產蒸發、離婚自保、單親撫養,變成為五斗米折腰的「跪婦」,現為台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副教授的她,擅用老子「無為而治」哲學與青春期子女相處,她解釋這並非放著不管,而是順著孩子特性,讓他們自由發揮:

「所謂的無為而治,只是『看似無為』,更多的是『順勢而為』。」

5美國加州一對白人夫婦從中國大陸收養5個孩子,其中4名患有白化症,旅遊頻道將他們的故事拍成真人實境節目「天生白化症」。母親麗茲坦言,他們每天都努力成為孩子們需要的父母,也經常失敗,但她說:

「一早起來總有機會再次嘗試,去愛這些來到我們生命中的孩子,鼓勵他們竭盡所能、幫助他們實現夢想。我們因他們而得福。」

6作家姚任祥認為讓孩子認識生長環境的歷史文化價值,是父母留給後代最重要的資產,因此著手寫了27萬字的《傳家》。她認為清明吃潤餅、端午包粽子、中秋賞月吃月餅等這些闔家歡度的美好「食」光,能讓文化傳承潛移默化在孩子的記憶裡,她說:

「我只是想傳承家庭的價值,只想讓孩子不要忘記自己的本。」

7患有血管瘤的李兆翔,從小學佛、皈依。2017年他參加「破繭重生的美麗」攝影展,勇敢面對自我;最近,以一幅彩繪臉頰的作品,奪下2020-2021全球時尚遮瑕彩妝第3名。儘管外表與眾不同而備受欺凌,他卻有顆慈悲的心:

「不用再著墨被霸凌的過去,仇恨於世無益。」

8金鐘影后苗可麗15歲就出道,剛出道時,她拍一集才1500元,歷經婚姻起伏,女兒剛滿月就去拍八點檔,15年來沒日沒夜,接演《含笑食堂》時轉換戲路,抱回一座金鐘獎,走出不一樣路。隨著年齡愈長,她愈加領悟生命的脆弱,她說:

「人生不害怕改變,就有驚喜上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