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北】 泉南清水岩

文/洪少霖 |2021.05.31
1352觀看次
字級
安溪清水岩 圖/洪少霖
石井清水岩石刻「曾見一人」 圖/洪少霖

文/洪少霖

「清水岩」之得名,取自「清水從岩上流過」之意。

在泉南一帶,最著名的清水岩,當屬安溪清水岩,其位於蓬萊山上,始於宋代,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香火旺盛,規模逐年擴大。其內主要供奉清水祖師,其原名陳應,法名「普足」,為永春麻章(小岵)人士,因而又被稱為「麻章上人」。在宋代期間,其因祈雨十分靈驗,而得到當地鄉民擁護。

清水祖師,品德高尚,住清水岩時,一次次鋪路架橋、施醫濟藥、扶貧幫弱。傳說,清水祖師神通廣大,他消滅不少山鬼,並收伏四山鬼為其法門內趙、王、蘇、李四大將。

現今,安溪清水岩的景觀有:三忠廟、清水祖師墓「真空塔」、岩界字碑、試劍石、聖泉、綸音壇、仙跡石、小鬼弄金獅、枝枝朝北樹、無字碑、出水石、化火台、西竺墳、藥砧、月臼、佛國碑、鬼洞、方鑒塘、照像台、石船、袈裟石、碑林、楊道塔、佛移石等。

南安洪瀨清水岩,始建于唐代,坐落於玉枕山麓龍蝦目泉穴處,原名「東林寺」,其內主要供奉同樣為清水祖師。

站在寺前,可望見山下洪瀨鎮區顯現一片煙火人間。洪瀨清水岩位置似一把巨大交椅,兩旁有相對而建的亭台,恰似交椅的護手。清水岩建築於平地靠後稍低,隱於內裡。雖處山林之中,顯得寧靜,但也能聽到山下車輛的喇叭聲響。不在世俗,卻離世俗彷彿一步之遙。

其祖師殿,門框以藍色為主調,頗為獨特。殿前,有兩棵含香與兩棵桂花,皆有一百多年歷史。寺中主要景觀有:龍蝦眼、屋頂不落葉、二十四孝雕像。龍蝦眼有兩口,相距約十公尺,據說兩口泉眼相通。祖師殿後有樹林,傳說哪怕風再狂怒,其周邊樹葉也不會掉落於祖師殿頂。

南安石井清水岩,位於楊子山中,曾為「太乙真人」唐代進士出身楊肅讀書處、宋代呂大奎讀書處。始建於唐代,曾名「水泊庵」,又名「半山岩」、「大坑岩」,其內供奉三世佛(或稱三寶佛)。

三世佛分別為娑婆世界的釋迦牟尼、東方琉璃世界的藥師佛、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

此清水岩周邊有不少摩崖石刻,如讀書處、極高明、活源、通幽、別有天地、仰止、曾見一人、不捨、仙苑、海山第一、山海大觀、枕泉、眠琴(已毀)、延仙、青雲梯等。

其中,「極高明」疑似宋代朱熹所留,意為站於高處而視野明朗。

「曾見一人」為明代石刻,「不舍」不知何年所刻,筆者最喜此兩方石刻,其字意簡單,也十分深遠。在筆者理解中,「曾見一人」,飽含著淡淡哀愁,有著深遠追思,布滿由古至今的思念;「不舍」,人世間有多少不舍,有多少失落,有多少心疼,只要真正體會過的人,只要他們看到、想到,呈現在他們內心便會有一分沉默以及沉重。

楊子山,是一座歷史之山;清水岩,是一座滄桑岩寺。其幾經衰敗,又幾經興盛。在筆者心裡,楊子山也是一座愛情之山、親情之山。「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在許多讀書人心裡,讀書作文、愛慕異性、家庭和諧顯同等重要;在許多讀書人心中,因為曾見一人,便數百年來始終不捨。

三座清水岩,皆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皆位於山腰處,皆有泉眼,皆有清水在其周邊流淌。安溪清水岩的「方鑒塘」(水塘)、洪瀨清水岩的「龍蝦眼」、石井清水岩的「活源」、「枕泉」等便為此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