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社會觀察】 安徽亳州 打造世界中醫藥之都 文/記者陳先發、姜剛、吳慧珺、曹力 |2021.05.29 語音朗讀 266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安徽蒙城縣雙澗鎮阜西村的阜康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加工車間,農民對剛採摘的玫瑰花進行分揀。圖/新華社 亳州市譙城區華佗鎮黃莊村,藥農整理剛收穫的中藥材牡丹。 圖/新華社 亳州市譙城區譙東鎮車埠口村,藥農在芍藥種植地裡採摘芍藥花瓣。 圖/新華社安徽省亳州市康美華佗國際中藥城,藥商進行中藥材交易。圖/新華社 在亳州中藥材專業市場,藥商們各自整理攤位。圖/新華社亳州市譙城區十河鎮佟營村,茂平農業種植合作社的農民利用聯合播種機播種中藥苗。圖/新華社 文/記者陳先發、姜剛、吳慧珺、曹力亳州市位於安徽省西北部,是江蘇、山東、河南、安徽四省交界處的區域中心城市,也是聞名遐邇的「中華藥都」。自一千八百多年前神醫華佗開闢第一塊藥圃開始,這裡的中藥材種植、加工和貿易薪火相傳、經久不衰。民間有「藥不過亳州不靈,藥不到亳州不齊」之說。亳州市副市長曹振萍表示,歷史傳承和文化積澱為亳州積蓄了任何地方都無可比擬的顯著優勢,形成中醫藥高質量發展獨有的基因密碼,為亳州中醫藥產業跨進新時代、持續健康發展,注入歷久彌新的活力和源源不斷的動力。十萬藥商百萬藥農如今的亳州已成為全球最大的中藥材交易市場。亳州中藥材專業市場是大陸規模最大的中藥材交易中心,於二○一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開業,日均客流量四萬到五萬人,營業額人民幣一億元。「依託交易市場,亳州市每天向全世界發布中藥材價格指數。」亳州中藥材專業市場運營副總監蘇彪說,疫情之前,一些來自世界各地的中藥材貿易商臨市場而居,將亳州的中藥材銷往世界各地。以藥立市、以藥強市。據統計,二○二○年,亳州市線上線下中藥材交易額約人民幣一千零六十億元。亳州市市長杜延安說,多年以來,亳州市將中醫藥產業放在首位度支柱產業地位,做優種植、做強加工、做活貿易,形成了「千家藥企、十萬藥商、百萬藥農、千億級市場」的良好狀況。日臻完善的產業結構催生了蝶變轉型的強勁動力。二○一五年,亳州市現代中藥產業集聚發展基地獲批為安徽省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中醫藥製造業升級發展勢頭正勁。「亳州中醫藥產業基礎紮實,產業鏈條也在不斷延伸。」二○一八年落戶亳州的寶龍藥業公司副總經理吳永青說,該公司投資超過人民幣十億元在亳州建設中成藥生產項目,下一步還將把上海的部分研發力量和全部醫藥產線轉移至亳州。用創新注入新動力在安徽省韓通中藥材種植科技公司的中藥材航天育種基地裡,介紹「太空」種子的標牌隨處可見,幾名工人正在播撒「太空」板藍根種子。「二○一六年,我們選送八種藥材種子搭載長征七號運載火箭開展中藥材航天育種工作。」公司總經理韓歡說,板藍根已繁育四代了,初步看比傳統種子產量高、性能優,「只有不斷創新,才能贏得市場主導權」。亳州市藥業發展促進局局長王險峰說,亳州出台中醫藥系列扶持政策,設立首批人民幣十億元的藥品技術轉讓和研發專項基金,著力打造現代中醫藥產業。「十三五」以來,華佗國藥公司每年投入銷售額的百分之二至百分之五進行中成藥的研發,累計研發出十個新品種。「政府激勵企業創新,給予新產品研發投資的百分之三十補助,增強了企業發展的信心。」公司副總經理宋杏花說。從事藥類高新技術企業不斷增多。近年來,亳州市堅持唱好企業「主角戲」,壯大公共「孵化地」,培育人才,形成協同、高效、開放的多層次支撐服務體系。亳州市發改委副主任韓建告訴記者,去年亳州市現代中藥產業集聚發展基地新增中藥類高新技術企業十七家,藥類相關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六十四家,占基地企業總數的百分之三十八。創新突破 展現中醫藥價值安徽協和成藥業飲片公司的產品遠銷東南亞和歐盟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我們通過物聯網管理中藥材種植基地,建立產品可追溯體系。這使得產品在海外市場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公司副總經理趙維合告訴記者。去年亳州市相關中藥配方顆粒被十多個國家、地區選作抗疫藥物。由安徽濟人藥業公司研發的疏風解毒膠囊以製劑形式在德國等歐盟國家銷售,也成為「創新英國」全球第一個資助的中藥。「二○一九年八月,在德國舉行中藥配方顆粒產品發布會,目前已有約一百個品種獲批在德國主要城市銷售。」安徽濟人藥業公司相關負責人陳濤說,下一步,公司將積極開發國際市場,力爭在細分領域做優做精,努力在西方醫學體系中體現中醫藥價值。立足於「中醫藥,讓人類更健康」,亳州市每年精心籌辦藥博會,致力於打造一個開放共享、互利互贏的貿易平台。藥博會已連續舉辦三十六屆,每年均有千餘家國內外企業參展、十萬藥商參會觀展,有力助推中醫藥「走出去」。「我們積極引導調整產品結構、延長產業鏈,千方百計發展中藥對外貿易,實現藥業進出口快速增長。」亳州市商務局副局長張傳玉說,全市藥業進出口從二○一五年的一點八億美元增長到去年三億美元,年均增長百分之十點八。已實施的《世界中醫藥之都(安徽亳州)建設發展規畫(二○二○~二○三○年)》提出,加快建設全球中醫藥貿易、中醫藥產品製造、中醫藥健康服務、中醫藥文化傳承「四大中心」。「我們力爭早日把亳州市建設成一個符合集約化、現代化、國際化發展要求的『世界中醫藥之都』。」杜延安說。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前一篇文章 【大陸社會觀察】 千年杭州變身數位城市 下一篇文章 【大陸社會觀察】 浙江嘉興 生態逆襲 深耕綠經濟 熱門新聞 01退休之後2025.05.0102【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5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6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7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8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9【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迷說悟 4-3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大陸產業發展】二次元之都 愛是消費力【大陸產業發展】千年秦淮的燈彩經濟【考古的故事】陶寺的調查研究報告【大陸產業發展】千年古城 變身玻璃器皿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