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疫情嚴峻,經濟不確定因素增多,台股投資人不願長期持有股票,股市炒短線現象盛行。但金管會不畏股市益發投機,日前向財政部提出《證券交易稅條例》修正草案建議,要求將股市當日沖銷的證交稅減半優惠再延長五年。四年多前當沖交易降稅,主要是挽救股市低迷;如今股市已上一萬六千多點,每日成交金額動輒五、六千億元以上,再用降稅鼓勵當沖交易顯無正當性。
所謂當日沖銷,是指同一天內買進與賣出同一張股票賺取價差,屬投機式交易。二○一七年時,投資人信心不足,每天股市成交量幾乎都不足千億元,交易十分低迷。為了活絡股市,金管會和財政部聯手提出股市當日沖銷降稅方案,由立法院三讀通過《證交稅條例》修正案,將當日沖銷的證交稅率由千分之三降至千分之一點五,為期一年。隔年降稅優惠到期,立法院再度通過當沖減半課稅的期限延長三年八個月,到今年底為止。
當沖降稅的刺激政策奏效,加上這兩年新冠疫情打亂全球秩序,經濟充滿不確定的變數,短線進出股市一躍成為投資顯學,當日沖銷往往占了股市一半以上的成交量。以今年五月為例 ,當沖交易金額占當天股市總成交量的比例幾乎都超過四成(僅兩個交易日低於四成),這兩天又一舉超過五成。而當沖占股市成交量比例去年底曾一度高達百分之六十三,一天的當沖金額最高將近五千億元。
當台股每天一半左右的成交量都是由當日沖銷貢獻而來,代表一半的股票被買入後就賣出,投資人殺進殺出,投機意味十足。且投資人做當沖交易,必須時刻盯盤,投資人每天要在股市交易的四個半小時內須臾不離,也易使一般上班族工作分心。當沖也不保證股票一定賣得掉,當股票無法順利在當天賣出、投資人又無法負擔足額的買股金額,就無法履行交易,造成違約交割。當行情出現大幅波動,像五月十三日台股崩跌一千四百點時,違約交割案件就大幅增加。
當日沖銷既已成為台股新常態,不公平的租稅優惠手段就該盡速退場。試問,當日不留倉的短線買賣行為可以減稅一半,難道政府是要鼓勵股市投機?持有股票超過一天、一個月甚至一年、十年,就要比買進當天就賣掉的股票多繳一倍的證交稅,又是基於何種理由?更何況,取消當沖減稅優惠,只是拿掉租稅扭曲的不正常手段,但當沖機制仍在,完全無損投資人投機獲利或避險行為。
尤有甚者,最早為了活絡股市,二○一七年最早提出當沖減半課稅措施時,只是為期一年的短期措施;未料一年後,直接加碼延長三年八個月;這次金管會一開口就是喊出再延五年,意圖將一個短期、非常態的刺激手段變成長期政策,此種鼓勵投機、擾亂經濟正常發展的心態更是可議。
股市如今熱到已有泡沫化的危機,當日沖銷減半課徵證交稅的優惠早就可以休矣。政府若不趕快抽回那隻伸在股市多時的黑手,放任租稅違章建築一蓋再蓋,只怕將在整體的經濟、社會等諸多層面遺留無可彌補的後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