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園古鎮 體會朱子之理

文/記者顧錢江、鄭良、王成 |2021.05.08
1398觀看次
字級
遊客在武夷山國家公園九曲溪乘竹筏遊覽。圖/新華社
遊客在武夷山國家公園天游峰景區登山賞景。圖/新華社
武夷山九曲溪畔石壁上的「逝者如斯」朱熹摩崖題刻。圖/新華社
朱熹園武夷精舍一角。圖/新華社

文/記者顧錢江、鄭良、王成

到了武夷山,九曲溪漂流必不可少。遊客坐在竹排上啓程,耳畔響起排工唱的船歌:「武夷山上有仙靈,山下寒流曲曲清。欲識個中奇絕處,棹歌閒聽兩三聲……」

這是朱熹所作「武夷棹歌」十首中的第一首。由一曲而至九曲,觀山覽水之間,泛舟悠遊的人們不僅能聽到,還會看到石壁上朱熹親筆題刻的棹歌。武夷棹歌是五十多歲的朱熹到武夷山九曲溪畔創武夷精舍後,寫的輕鬆小品,想像力豐富,亦不乏理趣。

換個角度看,對今天的遊人來說,武夷棹歌是一篇絕妙的導遊詞,也提供了理解朱熹其人的線索。

朱子理學很科學

「三曲君看架壑船,不知停棹幾何年」,棹歌提及的「架壑船」是一種古代葬具,其狀如船,置於峭壁之上的岩隙間。講求格物致知的朱熹指出,這是上古崖葬的遺物,而非傳說中仙人得道棄下的木舟。事實上,朱子理學被認為極具科學精神,如科學史學者胡道靜認為,朱子對於自然界的萬物之理,亦潛心考察,沉思索解,常有獨到之見,能符合科學研究所得出的法則。

九曲溪沿岸題刻眾多,朱熹所題既有流連山水的棹歌,也有意味深長的哲理之言。六曲溪南響聲岩上,朱熹所寫「逝者如斯」格外醒目。這四字源於《論語》——「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響聲岩上這方題刻用意為何?朱熹解釋說:「天地之化,往者過,來者續,無一息之停,乃道體之本然也。然其可指而易見者,莫如川流。故於此發以示人,欲學者時時省察,而無毫髮之間斷也。」

原來,朱熹將「逝者如斯」題刻置於九曲溪上,為的是讓觀者在這一情境下更好地體會四字的理學深意。南京大學教授程章燦指出,理學家朱熹十分重視石刻,把它從一種文獻載體轉變為一種文化傳播平台,石刻鐫刻也從具體場合的紀念與記憶工程,轉變為跨越時空的思想文化傳承的符號。

九曲溪畔、隱屏峰下的朱子園,是一一八三年朱熹創建的武夷精舍舊址,此地對理學而言有特殊重要的意義。朱熹在此講學八年,寫成一系列著作,特別是修訂完成並付諸刊刻《四書章句集注》,標誌著朱子文化集大成的理學體系的成熟。朱熹整理的「四書」,在他身後成為元明清開科取士的標準典籍。

朱熹的一生,為官不到十年,立朝僅四十六日,大部分時間從事著述和講學。他直接創建了四所書院,在閩北地區存留有武夷精舍,還有他晚年移居建陽創立的考亭書院。張建光說,朱熹既重視官辦教育,更鍾情書院教育,中國書院教育制度的真正確立是在朱熹手上。他制定的「白鹿洞書院揭示」成為後世書院學規的圭臬。

在武夷山踏訪朱熹的遺跡,你會感到,行路亦是讀書。朱熹人生中大半歲月安身立命、著述講學於武夷山,這裡的山水人文不僅啓迪了他,也在某種程度上成為朱子思想的生動鏡像。一條古巷,一座書院,一方題刻,一株古樹,一隻龍魚燈……都可能是朱子理學這本大書中的一個活頁。

虛心靜看不執己見

在真實世界,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發展,使得當代中國人更易受到西方思想和大眾流行文化的影響,與傳統文化卻較為疏離。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恐怕首先要全面而準確地了解傳統文化,才能辨別其中的精華與糟粕,進而在守正中加以創新。

武夷山水是一個有效的媒介:讓本來衝著丹山碧水岩茶而來的人們,得以邂逅朱子,在山水田園古鎮的生動情境中,經歷朱子之樂,體會朱子之理,認識朱子其人。對身陷信息泥潭和注意力焦慮的現代人來說,以此種方式來走進古代經典,實在是更直接,更具體,也更活潑。

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