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33】隨堂開示錄 406印度佛教復興 地點:印度奧士馬尼亞大學(Osmania)泰戈爾大禮堂 星雲大師 |2021.05.06 語音朗讀 248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半個世紀前,也就是一九五六年的十月十五日,安貝卡博士選在歷史上阿育王皈依佛教的同一天,親自帶領五十萬名印度人在龍城舉行盛大的皈依三寶典禮。之後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全印度風起雲湧,超過三百萬人皈依佛教,為印度佛教的復興開啟契機。 圖/美聯社大師前往印度奧士馬尼亞大學的泰戈爾大禮堂,出席安德拉省佛教界為紀念安貝卡博士而舉辦之「佛教論壇」。(2006.10.15) 圖/佛光山提供安貝卡博士被譽為「佛陀再世」,帶領昔日印度賤民成為新佛教徒,印度人為他建立「安貝卡博士紀念塔」。圖/資料照片 印度佛教復興地點:印度奧士馬尼亞大學(Osmania)泰戈爾大禮堂時間:2006年10月15日安貝卡博士復興印度佛教五十周年紀念隨堂開示錄─各類致詞29半個世紀前,也就是一九五六年的十月十五日,安貝卡博士選在歷史上阿育王皈依佛教的同一天,親自帶領五十萬名印度人在龍城舉行盛大的皈依三寶典禮。之後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全印度風起雲湧,超過三百萬人皈依佛教,為印度佛教的復興開啟契機。安貝卡博士生前一心希望發揚佛教「眾生平等」的精神,以廢除印度階級不平等的「種姓制度」。雖然他的理想在皈依佛教七星期後往生而中止,但是他對後來印度佛教的復興,已經發揮了不可磨滅的影響。今日恭逢印度各界共同紀念安貝卡博士「復興印度佛教」屆滿五十周年之際,謹針對印度佛教未來的發展,提出四點期盼與祝福:第一、發揚人間佛教佛陀出生在人間,修行、成道、度生在人間,佛教唯有走向人間,才能對人間產生積極的影響。安貝卡博士就是一位人間菩薩的行者,一生從事教育、政治、人權、經濟各種改革,曾被推選為印度獨立憲法起草委員會主席,擔任獨立後第一任司法部長。如果甘地先生是印度的「獨立之父」,可以說,安貝卡博士是印度的「人權之父」。他這種以人為本的精神,就是人間佛教的發揚。我在四十年前開創佛光山,創立國際佛光會,在全球五大洲建立一百五十多個道場,也是希望追隨佛陀的腳步,將佛法弘揚到世界各地。目前,印度佛教的復興方興未艾,相信人間佛教的發揚指日可待。第二、提倡眾生平等佛教主張和平、平等、慈悲、中道,特別是在印度階級森嚴的社會中,眾生平等更為重要。一個社會,唯有在平等的基礎上,才有和諧與和平。現在印度佛教復興的力量日漸擴大,佛教的四眾弟子應該團結合作,共同為發揚佛教而努力,乃至與其他宗教之間,彼此尊重和諧,相互交流往來,以期促進世界和平,謀求人類福祉。第三、積極發展事業五十年前,我正在台灣,聽說安貝卡博士敦請緬甸高僧主持皈依大典。五十年來,陸續皈依的印度佛教徒已經超過七千萬人。這麼多人皈投在佛陀座下,能為佛教做什麼嗎?因此,未來希望能有更多的教界長老、大德、居士,創辦各種利生的事業,例如建設佛學院,培養僧才,青年學子得以學習佛教的義理、儀規;乃至設立學校、醫院、工廠、農場、公司等,讓更多人投入弘法行列,給予佛教徒為眾生服務的機會。第四、健全僧團制度僧團與僧制是佛陀所創立的,也是佛教兩千五百年來維繫不墜的力量。遺憾的是,後來僧團在印度消失了。一九九八年,佛光山特別在印度菩提迦耶傳授國際三壇大戒暨在家三皈五戒,為的就是希望為印度佛教的僧團與僧制,貢獻一些力量,期盼未來印度佛教有更多的僧團,建立更健全的僧制。在這個特別的時刻裡,為印度佛教的復興感到無限歡喜,一瓣心香謹表祝福。 前一篇文章 【延伸閱讀】星雲大師 爬山 下一篇文章 【延伸閱讀】 星雲大師 皈依三寶 熱門新聞 01【詩】 颱風天裡播放Heisei2025.07.1402飲食改善代謝症候群 吃彩虹蔬菜穩定血糖2025.07.1103【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22025.07.1304【斗室有燈】我見過利刃般的眼神2025.07.1105【圖文書】《當你發現一顆剛剛好的石頭》 一顆石頭 一個新發現2025.07.1306走讀國立台灣博物館2025.07.1107黃金比例如何運用?2025.07.1108【閃文集】印刷的奇蹟2025.07.1509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胡吳秀麗2025.07.1210【異鄉人間】我的窮酸氣2025.07.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證悟之後的生活 4-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證悟之後的生活 4-1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10》 第七章 推進佛教國際化的大幅拓展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④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③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佛教與青年─參加佛學夏令營的意義 4-4 作者其他文章星雲大師:供養的種類《星雲法語》人生四品星雲大師:四藝與人生星雲大師:如何養性星雲大師:正信之美星雲大師: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