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州地方有一位鮮于氏生病去看醫生,抓回一帖藥方。藥方簽中有一味動物藥,是蝙蝠粉末,鮮于氏便將一隻蝙蝠碾成粉末。
他在合成藥劑時,不知從哪裡飛出幾隻小蝙蝠,圍繞在藥劑上方盤旋。那幾隻小蝙蝠想必是聞到母親的氣味而來。圖/吳奕璠
文/林少雯
眉州地方有一位鮮于氏生病去看醫生,抓回一帖藥方。藥方簽中有一味動物藥,是蝙蝠粉末,鮮于氏便將一隻蝙蝠碾成粉末。
他在合成藥劑時,不知從哪裡飛出幾隻小蝙蝠,圍繞在藥劑上方盤旋。那幾隻小蝙蝠想必是聞到母親的氣味而來。
看到這一幕,讓鮮于氏一家人很不忍心,也非常後悔,忍不住落淚,發誓從今以後不再使用動物來配藥。為了贖罪,往後要多放生,拯救生命,如此立誓之後,藥還未服用病就痊癒了。這則故事出自《警心錄》,也收錄於鄭瑄的《昨非庵日纂》。
鶴子點評道:蝙蝠識母氣而圍聚於藥上方,他讀到這則故事不僅當下灑淚,再讀仍掩卷落淚。
李斯義評論道:「蝙蝠識母氣而來,可見母子一氣同體,生死相關,故斷不可以生命合藥。夫傷物以救己命,即能救亦屬殘忍,況未必能救耶?」他想起家人重病,醫家說用全鱉合成丸劑可醫,他不允許,但醫家還是偷偷炮製了藥丸,家人服用後病沒治好,白白傷了動物寶貴的生命,令人感慨!從此,凡遇炮或烹煮鱉,即使不是為他而殺,他也不再食用,以當懺悔。
醫家孫思邈著《千金方》,藥方中有些是動物藥,結果他的神識無法在白日輕舉飛升。後來孫思邈開的方子,以草木取代蟲虻水蛭為藥,作《千金方》三十篇,乃仙去。動物藥,雖有藥效,卻害了物命。戕害物命,難逃天譴。詩曰:
藐孤雙睫未曾開,哪識遙尋母氣來;
縷縷斷魂猶戀子,藥鐺煙外影徘徊。
幼小的蝙蝠,連雙眼都還沒睜開,遠遠的就識得母親的氣味而來。蝙蝠媽媽雖斷了魂,仍心繫孩子,在藥鐺研藥時,魂魄就隨著裊裊上升的煙氣四處徘徊,小蝙蝠感應到了,紛紛飛來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