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呂慧齡
曾經十多年來,每當春雷震響時,就會看到兩翅尖長、尾羽分叉似剪刀的燕子輕捷地飛來飛去,銜泥築巢在婆家的屋簷下。公公總是暗自竊喜地告訴子孫,燕子冬去春來的習性,象徵否極泰來,自古坊間就流傳著「春燕歸,福運到」的俗諺,是吉祥好兆頭呢﹗
就在我們時不時地欣賞一對燕子往返回旋的飛翔英姿時,向來有人丁興旺、聚財意象的皿狀燕巢,也從無到有、聚沙成塔般,已安適地高掛屋角。
隨著日落月升的循環,窸窸窣窣的聲響,唧唧啾啾的呢喃,再度引起我們對鳥巢的注意。
三四隻嗷嗷待哺的雛鳥,不時伸長脖子探出頭來,張大嘴巴,等待燕子父母叼蟲子餵養牠們。屋簷下,隨手一框就是洋溢父疼母愛的親子圖,令人心有戚戚焉,感恩地說,父母親就是這麼慈悲地餵養我們長大啊!
某年,婆家玻璃門窗不斷地被強力碰擊,一陣陣不祥的悲鳴音聲縈繞耳畔,驚動了家人趕緊出來觀望。正逢對面小學的放學時間,人潮擁擠吵嚷,許多人佇足婆家一處,激動憤怒地絮絮叨叨,指責聲、哀嘆聲……
竟然有百無聊賴的人,做出脫序逾越的行為,故意將燕巢打落,使得巢中雛鳥墜地而亡,無一倖免。燕子父母返家見不到心愛的雛鳥,驚慌悲慟地在燕巢四處徘徊,六神無主地快速飛行。
幕幕尋子心切橫衝直撞的場景,讓人不捨雛鳥被迫害,也感同身受母鳥頓失子鳥的哀痛,不禁叫人為之泛淚鼻酸。
時光一晃,數年已過,自從那次鳥難事件後,說也奇怪,再也沒有燕子來婆家築巢,令人深陷不解的迷霧中。年邁的公婆,難掩眉宇間的惆悵,經常攜手望著空盪盪的屋簷,彷彿哀悼親人似的,木然良久。
近日,眼看著牆垣的藤蔓綠意已深,妝點公園的芳華更加絢麗,年事已高、身體微恙的婆婆不禁觸景傷情說著:「我從開春以來,等啊等的,春天都快過去了,還等不到燕子飛來……」
我告訴婆婆,雖然燕子不來,也不會減損家人的運勢,女兒在職場上順利晉升,兒子如願考取錄取率超低的專業證照,公公無有病苦壽終正寢……
突然,我感受到苦等燕子的婆婆,正含蓄地釋放思念公公的情感,畢竟,公婆牽手七十年的歲月,有著滿滿的回憶襲捲她的心頭。♣